冬瓜燒小雞
来源:74U閱讀網
名震江湖的那碗襄陽牛肉面一麻二辣三鮮,渾身上下有一種不怒自威的范兒。所以襄陽牛肉面的制作也非常有講究的,光食材就有很30多種,襄陽牛肉面最突出的特色是大量使用牛油,牛油和從牛奶中提煉的黃油迥然不同,風味非常濃鬱,缺點就是或多或少帶有一些膻味,為瞭中和這種膻味,必須大量使用香辛料,這讓本味醇厚的牛油麻辣並濟,創造出讓人欲罷不能的美食體驗,成為襄陽牛肉面獨特風味的主要來源。
食材清單:
燉牛肉:
1、牛腱肉:1.5公斤
2、菜籽油:15克
3、小茴香:10克
4、花椒:4克
5、香葉:5片
6、乾t辣椒;4支
7、草果:1隻
8、丁香:2顆
9、八角:2朵
10)水:1公斤
11)老抽:100克
12)白糖:25克
紅油:
13、牛油:60克
14、菜籽油:240克
15、花椒:15克
16、八角:4朵
17、香葉:5片
18、桂皮:2厘米長一段
19、大蒜:40克,切成片
20、蔥:60克,斜切成1厘米長的蔥段
20、辣椒碎:10克
21、匈牙利辣椒粉:10克
22、芝麻:10克
炒牛肉:
23、紅油:40克
24、蔥白:25克,切片
25、生薑:15克,切片
26、大蒜:15克,切片
27、燉好的牛肉:240克
28、老抽:20克
29、燉牛肉的湯:30克
襄陽牛肉面:
30、堿水面:1人份,制作方法見這裡。
31、鹽:20克
32、炒好的牛肉:60克
33、燉牛肉的湯:80克
34、紅油:20克
35、香菜:1棵
襄陽牛肉面的做法:
1、第一步是燉牛肉。牛肉是最難燉制的肉類之一,為瞭確保牛肉口感軟嫩有彈性,必須把握幾個原則,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部位,筋腱集中的部位最適合長時間燉制,比如牛腱等,而精瘦的大塊肌肉,比如裡脊、腿肉等,經過長時間燉制之後會變幹變柴。再者,牛肉下鍋之前必須進行長時間的浸泡,經過浸泡的牛肉長時間燉制肌纖維不容易散開,可以保持充滿彈性的口感。燉制過程中,水溫應當盡量低一些。水溫越高,牛肉喪失水分的比例就越高,當然水溫太低筋健組織的降解速度很慢,需要大幅度延長烹調時間。將牛肉切成大塊,300-500克之間,把牛肉表面血水沖洗幹凈,沖洗的手法盡可能輕柔,水流要盡可能緩和,避免肌纖維變散開裂。把牛肉在清水中浸泡4小時,每隔一小時換一次水,並把牛肉翻一次面。
2、浸泡好的牛肉呈現淡粉色,在網架上放置1小時控幹多餘水份。
3、取一隻直徑20厘米的厚底湯鍋,中火預熱30秒,加入15克菜籽油,然後加入10克小茴香、4克花椒、5片香葉、4隻乾t辣椒、1隻草果、2顆丁香和2朵八角。不斷翻炒,直至香氣飄出。翻炒的時候不要過度,否則香料溫度過高燒焦後反而失去香味。
4、在湯鍋裡加入1公斤水。
5、再加入100克老抽和25克白糖。
6、把鍋內液體大火煮沸,然後放入浸泡好控幹水分的牛肉。蓋上鍋蓋,小火加熱2-3個小時。燉制2個小時以後,可以用鈍頭筷子戳一下牛肉,可以輕松插進去就說明火候已經到瞭,蓋上鍋蓋,關閉爐灶,使其冷卻到室溫,然後放進冰箱裡冷藏室過夜,使其進一步入味。
7、牛腱肉中含有富含筋腱,燉煮的過程會析出大量膠原蛋白,這些膠原蛋白可以給面湯帶來柔和悠長的口感,燉牛肉的湯冷卻後會變成膠凍狀。
8、燉牛肉的湯裡含有大量的香料,將其濾掉。
9、現在開始制作襄陽牛肉面的靈魂,麻辣紅油。取一隻直徑20厘米的厚底平底鍋,加入60克牛油和240克菜籽油,小火加熱至牛油全部融化。
10、加入15克花椒、4朵八角、5片香葉和2厘米長的一段桂皮,然後加入40克蒜片和60克蔥段。牛油屬於動物油脂,煙點比較低,很容易燒焦,必須用小火加熱,加熱的時候密切觀察。加熱到一定程度後,蒜片和蔥段中的水分開始蒸發,蒸發會帶走一部分熱量,讓油溫不至於過高,蔥蒜和其它香料的香味會漸漸滲入油中。
11、蔥蒜裡的水分蒸發完畢後,表面會漸漸變成金黃色,油溫也漸漸上升。等油溫超過150攝氏度之後就必須離火,因為超過這個溫度牛油就會燒焦,失去應有的口感和香味。
12、取一隻耐熱容器,在底部放上10克辣椒碎、10克匈牙利辣椒粉和10克芝麻。辣椒碎提供辣油的香味和辣味、匈牙利辣椒粉提供辣油的香味和紅色,匈牙利辣椒粉的紅色惹人喜愛,有些食用色素就是從這種辣椒粉裡提煉的,芝麻主要是提供辣油的香氣。
13、將小鍋裡炸香料的熱油澆在辣椒和芝麻上面,註意別忘瞭用濾籃濾掉香料。因為油溫很高,可能激發出很多泡沫,也許會溢出容器,所以最好在容器外面再套一隻耐熱容器,確保絕對安全。
14. 用筷子攪拌一下,讓辣椒碎、辣椒粉和芝麻與熱油充分接觸,讓盡可能多的香味釋放出來。至此襄陽牛肉面的麻辣紅油就做好瞭。
15、燉好的牛肉還不能直接放在面碗裡,必須提前炒一下,增添更多的味覺層次。把240克燉好的牛肉切成5毫米厚的薄片。牛肉切之前必須放在冰箱裡冷藏室裡徹底冷卻,否則切的時候會散開。
16、取一隻直徑24厘米的平底不粘鍋,大火預熱1分鐘。加入40克前面做好的紅油,再加入25克切成片蔥白、15克薑片和15克蒜片。翻炒直至飄出香氣。
17、倒入切好的牛肉片,翻炒1分鐘。
18、最後加入20克老抽和50克燉牛肉的湯,繼續翻炒2分鐘,確保牛肉片均勻受熱而且充分入味。翻炒的時候動作務必輕柔,避免弄碎牛肉片,破壞面的品相,炒好的牛肉連同湯汁盛出備用。至此襄陽牛肉面的準備工作就全部完成瞭。
19、取一隻直徑20厘米的湯鍋,加入2公斤水,大火煮開,加入20克鹽。取一隻面碗,加入80克燉牛肉的湯,然後加入另外準備好的熱水做成面湯備用。把堿水面放進鍋裡,煮60秒。
20、用筷子把煮好的面撈進濾籃裡,輕輕抖動幾下,甩掉多餘水份然後放進面碗裡,嘗一下面湯的味道,如有必要加鹽調味。鋪上炒好的牛肉片、切碎的香菜,如果喜歡還可以放上一些切碎的小蔥,最後澆上紅油就可以享用瞭。
成品圖:
襄陽牛肉面制作技巧:
1、牛肉燉好之後放在冰箱裡保存的時候表面會變幹,解決辦法是要麼放在牛肉湯裡保存,要麼用保鮮膜將牛肉裹起來。
2、牛油可以買現成的,也可以將平時燉牛肉或者制作牛肉高湯的時候產生的牛油收集起來。收集牛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燉牛肉或者高湯放進冰箱冷藏室,牛油會在表面凝結,用叉子輕輕壓碎取出來就可以瞭。
3、傳統襄陽牛肉面使用所謂的“窩子面”,就是把堿水面提前一天煮到九成熟,拌油冷卻後抖散,分成一團一團,第二天早晨下鍋一燙就可以瞭,縮短瞭煮面時間。這對於店鋪經營非常重要,對於傢庭制作就沒有什麼意義,畢竟為瞭省下幾十秒時間不值得耗費更多的時間去拌油冷卻,而且襄陽牛肉面是湯面,與武漢熱幹面這樣的拌面不同,晾幹冷卻一晚與直接下鍋煮熟在口感上沒有什麼差異。
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是躲進深山當隱士,還是在象牙塔中埋頭做學問,都有一個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江湖在等著你。不光是做人,就連牛肉面也要學著在江湖裡闖蕩,呼朋喚友,稱兄道弟,不是嗎,有好事者還專門評出中國四大牛肉面,蘭州牛肉面名氣最大,自然列在榜首,臺灣牛肉面擁躉眾多坐上第二把交椅應該沒有問題, 內江牛肉面的後臺是川菜,實力自然不可小覷,而襄陽牛肉面呢,卻是江湖氣最為厚重的一碗面,一麻二辣三鮮,渾身上下有一種不怒自威的范兒。
要是論資排輩,襄陽牛肉面應該是後起之秀,蘭州牛肉面和內江牛肉面都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臺灣牛肉面在六七十年代已經初具雛形,而襄陽牛肉面的歷史前後不過30年而已。在1980年代,大街上流行的是牛油面,面湯上飄著一層用牛油熬制的又麻又辣的紅油,額外的澆頭還有炸豆腐、海帶、牛雜等等,那時候還沒有牛肉面這個稱呼,基本上有什麼澆頭就叫什麼面,加瞭豆腐叫豆腐面、加瞭海帶叫海帶面,加瞭牛雜自然就叫牛雜面。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漸漸成為一種主流澆頭,襄陽牛肉面便水到渠成。跟其它牛肉面相比,襄陽牛肉面最突出的特色是大量使用牛油,牛油和從牛奶中提煉的黃油迥然不同,風味非常濃鬱,缺點就是或多或少帶有一些膻味,為瞭中和這種膻味,必須大量使用香辛料,這讓本味醇厚的牛油麻辣並濟,創造出讓人欲罷不能的美食體驗,成為襄陽牛肉面獨特風味的主要來源。
跟其它三位同學一樣,襄陽牛肉面的制作也非常講究,沒辦法,不講究怎能做出好吃的牛肉面呢?洋洋下面就從燉牛肉、制作紅油、炒牛肉開始細細說說如何制作一碗名震江湖的襄陽牛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