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密蒙花

密蒙花

密蒙花別名:小錦花,羊耳朵,蒙花,黃飯花,疙瘩皮樹花,雞骨頭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

密蒙花簡介:密蒙花,中藥名。為醉魚草科醉魚草屬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幹燥花蕾。具有清熱瀉火,養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密蒙花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瀉火,養肝明目,退翳。

主治

1、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本品甘寒入肝經而清瀉肝火,並能明目退翳。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風火上攻,羞明多淚,肝火鬱滯,眼生翳膜。

2、肝虛目暗,視物昏花:本品既能清肝,又能養肝,故可用治肝虛有熱所致目暗幹澀、視物昏花者。

3、西醫診為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沙眼、淚溢癥、玻璃體混濁、白內障、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等屬於肝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9-15g。

化學成分

本品含刺槐苷、密蒙皂苷A、B,對甲氧基桂皮酰梓醇、梓苷、梓醇,刺槐苷水解後得刺槐素等。

藥理作用

本品所含刺槐素有維生素P樣作用,能減輕甲醛性炎癥,能降低皮膚、小腸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有解痙及輕度利膽、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主青盲膚翳,赤澀多哆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痘及疳氣攻眼。”

2、《本草經疏》:“密蒙花為厥陰肝傢正藥,所主無非肝虛有熱所致。蓋肝開竅子目,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青盲膚翳,肝熱甚則為赤腫眵淚,赤脈,及小兒痘瘡餘毒,疳氣攻眼。此藥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

密蒙花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常配菊花、甘草,如密蒙花散(《聖濟總錄》);治風火上攻,羞明多淚,多配木賊、石決明、羌活,如密蒙花散(《和劑局方》);治肝火鬱滯,眼生翳膜,配蟬蛻、白蒺藜等,如撥雲退翁丸(《原機啟微》)。

2、治肝虛有熱所致目暗幹澀、視物昏花者,多配菟絲子、山藥、肉蓯蓉等,如綠風還睛丸(《醫宗金鑒》)。

鑒別用藥

決明子與密蒙花:兩者均甘微寒歸肝經,同屬清熱瀉火藥,皆能清熱養肝明目,故適用於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羞明多淚及肝虛有熱之目暗不明。然決明子苦咸兼入腎與大腸經,清泄肝火之力更強,又兼益腎陰,為明目之佳品,虛實目疾均可應用;因其咸寒質潤,又能潤腸通便,故可治內熱腸燥之大便秘結。現代臨床還常用於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及高血脂癥兼便秘者。密蒙花甘而微寒,清泄肝火之力稍弱,功善清熱養肝,明目退翳,主治肝熱目赤腫痛、羞明多淚及肝虛有熱之目昏幹澀、目生翳障。

相關藥品

明目蒺藜丸、撥雲退翳丸、障眼明片。

相關方劑

密蒙花散(《和劑局方》)、還睛丸(《普濟方》)。

密蒙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花未開放時釆收,除去枝梗,幹燥。

炮制方法

1、密蒙花: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蜜制密蒙花:取煉蜜置鍋內加適量水,加熱至沸,倒入凈密蒙花不斷翻動拌勻,炒至黃色,不粘手,取出,晾幹。密蒙花每100kg,用蜜40kg。

密蒙花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潮,防蛀。

密蒙花藥材鑒別

鑒別

本品粉末棕色。非腺毛通常為4細胞,基部2細胞單列;上部2細胞並列,每細胞又分2叉,每分叉長50-500μm,壁甚厚,胞腔線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數非腺毛,單細胞,長38-600μm,壁具多數刺狀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徑13-20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孔。腺毛頭部頂面觀(1-)2細胞,2細胞者並列呈啞鈴形或蝶形;柄極短。

藥材性狀

為多數花蕾密集而成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則圓錐狀,長1.5-3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鐘狀,先端4齒裂;花冠筒狀,與萼等長或稍長,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辛。

飲片性狀

1、密蒙花:參見“藥材”項。

2、蜜制密蒙花:形如密蒙花,深黃色,具蜜香氣,味甜。

常見偽品

偽品:

結香:為瑞香料植物結香EdgeworthiachrysanthaLindl.的幹燥花蕾。由許多花蕾結成半圓球形的頭狀花序或單獨散在,直徑1.5-2cm,表面密被淡黃色有光澤的絹絲狀茸毛,花梗多彎曲成鉤狀。單個散在的花蕾呈短棒狀,稍彎曲,長0.6-1cm,直徑3-4mm,雄蕊8枚,排成2輪。質脆,易斷。氣微,味淡。

密蒙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醉魚草科醉魚草屬植物密蒙花。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約3m,最高可達6m以上。小枝灰褐色,微具4棱,枝及葉柄、葉背、花序均密被白色星狀毛及茸毛,莖上的毛漸次脫落。單葉對生;葉片寬披針形,長5-12cm,寬1-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小鋸齒。大圓錐花序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及腋生,總苞及萼筒、花冠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狀,先端4袋;花冠筒狀,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黃色,內外均被柔毛;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被毛,花柱短,柱頭膨大,長卵形。蒴果長卵形,長2-6mm,2瓣裂,外果皮被星狀毛,基部具宿存花被。種子細小,兩端具翅。花期2-3月,果期5-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中南、西南及安徽、福建、陜西、甘肅、西藏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湖北、四川、陜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2800m的山坡、丘陵、河邊、村邊的灌木叢和林緣。

生長見習

多生於陽光充足的石灰巖坡地、河邊灌木叢中。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秋季種子成熟期,采下即行播種,在苗床中培育1-2年,苗高1m左右時移栽定植,株距1.5-2.0m,每穴栽1株,加強管理,栽後2-3年可以開花。

啞姑  兇器  起動機  兇靈女一號  瑞香科  姚涇路印溪  紗麗  高通  禹門巷  隨體  旁系親屬  司法解釋  儀表盤  冷水性魚類  何德之衰  王有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