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鹿頭肉

鹿頭肉

鹿頭肉別名:

鹿頭肉簡介:鹿頭肉,中藥材名。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頭部肌肉。具有補氣益精,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虛勞消渴,煩悶多夢。

鹿頭肉功效作用

功能

補氣益精,生津安神。

主治

虛勞消渴,煩悶多夢。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熬膠。

相關論述

1、《千金·食治》:“主消渴,多夢妄見者。”

2、《日華子》“治煩滿多夢。”

3、《本草藥性大全》:“主生津。”

4、《食物考》:“安神。”

鹿頭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老人消渴,諸藥不瘥,黃瘦力弱:鹿頭一枚,炮去毛,凈洗之,煮頭爛熟,空心,日以五味食之,並服汁。(《壽親養老新書》鹿頭方)

2、治虛勞不足,消渴、夜夢鬼物,補益精氣:鹿頭煮爛,搗泥,連汁和曲米釀酒飲,少入蔥、椒。(《綱目》鹿頭酒)

鹿頭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宰鹿後,割下鹿頭,剝開頭皮,剔取頭肉,切成小塊,洗凈,鮮用或幹燥。

炮制方法

取本品,用清水洗凈,掰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粉碎。

鹿頭肉保存方法

置陰涼幹燥處,防蛀,防黴。

鹿頭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的小肉塊呈縱、橫或斜塊或條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或棕黑色,可見肌纖維。質輕,易撕裂。鮮肉紅紫色或暗紅色,質柔韌。氣腥膻,味微咸。

鹿頭肉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

形態特征

1、梅花鹿:梅花鹿體長1.5m左右,體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顯,耳大直立,頸細長。四肢細長,後肢外側踝關節下有褐色蹠腺,主蹄狹小,側蹄小。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長全時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與眉叉較遠,主幹末端再分兩小枝。梅花鹿冬毛栗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毛短,毛尖沙黃色。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側同體色,內側色稍淡。夏毛薄,無絨毛,紅棕色,白斑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排列成縱行,有黑色的背中線。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較體色為淺。2、馬鹿:體形較大,體長2m,體重超過200kg。肩高約1m,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體長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幾與主幹成直角,主幹稍向後略向內彎,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頜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夏毛較短,沒有絨毛,呈赤褐色。

分佈區域

1、梅花鹿: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緣。2、馬鹿:棲於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道地產區

產吉林、遼寧、河北、江蘇、四川、黑龍江、內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自產自銷。

人工制造

1、生活習性:野生梅花鹿在森林中生活。喜群居,性溫順,善跳躍,感官靈敏。具有季節性垂直遷徙習性,夏季鹿群多到高山地帶活動,冬季多到低山區的河谷或向陽山坡越冬。植物性食性,能采食上百種植物的枝葉、果實、樹皮和雜草。食性廣泛,對酸、甜、苦味的食物均可采食。尤對柞樹的細枝、嫩葉和果實更喜食。鹿角春季脫落並萌發新角。4-8月份為生茸期,到9月初鹿角停止生長,鹿茸皮脫落,僅遺留下分成4個枝杈的裸露骨角質,是配種期毆鬥和冬季雪下尋食的工具。2、養殖技術:梅花鹿為季節性發情的動物。秋季配種,幼鹿2周歲時性成熟。每年9-11月份時,公鹿變得膘肥體壯,頸圍粗,毛色暗,陰囊下垂,性暴好鬥,常與其他公鹿爭偶。母鹿在此時期可發情3-4次,每次持續18-36h。鹿的配種方式有幾種:①群公群母式,即將25-30隻參配母鹿與3-5隻種公鹿組成配種群,直到11月底配種結束再分開。②單公群母式,即將1隻優良公鹿與15-20隻母鹿組群配種。但要每隔一段時期中間替換種公鹿。③單公單母定時放對式。即每日早、晚,將公鹿撥入母鹿群中與發情母鹿交配,配後即將公鹿撥出。④人工授精,其中包括采精,精液稀釋和輸精幾個步驟。可以充分利用優良種公鹿進行配種。每隻發情母鹿要復配2-3次才能保證高受胎率。妊娠期為235d左右。每年5-6月份為產仔期。產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並對個別難產母鹿要進行接產,梅花鹿多為每胎1仔,雙仔率僅占5%-15%。初生子鹿要保證吃到初乳才能提高成活率。3、飼養管理:梅花鹿從野生變為傢養,馴化是技術關鍵。馴化工作要從早期發育階段開始,如人工哺乳,幼鹿訓練等。以期發育到成年後更好地接受人工飼養管理,促使鹿茸優質高產和提高後裔的繁殖成活率。梅花鹿以各種糧、豆類及農副產品為精飼料,以農作物莖、葉和多種樹木枝葉及青草為粗飼料。青貯玉米秸更是人工養鹿的重要飼料。還要每天補給適量的食鹽和維生素。為保證營養全面要力求飼料多樣化。公鹿生茸期、母鹿哺乳期和育成期幼鹿要多投給精料。在馴化的基礎上可將公鹿、母鹿和育成鹿分別組成放牧群,引導到牧場上去放,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和提高生產力。放牧管理主要防止鹿隻逃失;收茸期管理主要防止鹿茸傷損;配種管理主要防止公鹿傷亡;產仔期管理主要是對難產鹿接產。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起完整的定時、定量、定點投料給水的飼喂制度和每天清掃圈舍、定期消毒等環境衛生制度,並嚴格執行,防止各種災害給鹿群造成損失。4、疾病防治:養鹿人員毎天對鹿隻活動情況、采食、飲水、排便等進行細致觀察。對發病鹿要提倡早發現,早治療。鹿病基本上可分為疫病和普通病兩類。疫病危害大,主要有結核病,壞死桿菌病,佈氏桿菌病和血尿病等,要通過定期接種疫苗進行預防。普通病主要有食毛癥,飼料中毒,寄生蟲病等。主要通過改善飼養管理阻斷病源,並對患病鹿對癥治療來解決。5、馬鹿養殖要點與梅花鹿大致相似,其體形較大,生存競爭能力強,野生鹿較多,每年配種、產仔和生茸期都要稍早於梅花鹿。

關鍵時期  咸青  椿庭萱室  韶山  東趙  金針菇  香醬餅  普臨  星晨  西陰  紅蛋  移花接木  洋商  紅胡子  雁山區  蒿屬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