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碗蕨

碗蕨

碗蕨別名:貫眾,

碗蕨簡介:碗蕨,中藥名。為姬蕨科碗蕨屬植物碗蕨Dennstaedtiascabra(Wall.)Moore的全草。植物碗蕨,分佈於我國浙江、江西、臺灣、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風,清熱解表之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

碗蕨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清熱解表。

主治

感冒頭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辛,性涼。有清熱發表的功效。用於感冒頭痛。”

碗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感冒頭痛,碗蕨15g,板藍根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碗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幹。

碗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狀莖圓柱形,粗長,表面紅棕色,密被棕色的節狀毛,其下著生眾多灰黑色的須根。葉柄長20-35㎝,紅棕色,稍有光澤;葉片長20-35㎝,寬15-20㎝,三至四回羽狀深裂;三角狀披針形或矩圓形,紙質,棕綠色,葉兩面、羽軸及葉脈均具褐色的節狀長毛;末回裂片短,鈍尖,全緣,每裂片有小脈1條,先端膨大成水囊,不達葉邊;孢子囊群生於小脈先端,囊群蓋碗形,灰綠色,略有毛。質脆,氣微,味淡。

碗蕨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姬蕨科碗蕨屬植物碗蕨。

形態特征

陸生蕨類,植株高70-120㎝。根莖粗壯,密生褐節狀長毛。葉遠生;葉柄長20-35㎝,棕色,腹面扁平有縱溝,具褐色節狀毛;葉片紙質,兩面脈上密生白色節狀毛,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形,三至四回羽狀分裂;羽片15-20對,互生,有柄,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下部羽片較大,長10-32㎝,寬3-10㎝;二回羽片12-18對,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下部的較大,長2.5-10㎝,寬1-3㎝;三回羽片斜卵形,長5-25㎜,寬3-10㎜,邊緣有少數尖齒,有時具側裂片4-6對;葉脈羽狀,每裂片有小脈1條,先端膨大成水囊。孢子囊群生於裂片邊緣小脈先端;囊群蓋碗形,黃綠色,邊緣有齒。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浙江、江西、臺灣、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2400米的林下、溪邊。

音樂網  暗灘  薑維  為你服務  增戶  筆管草  五糧  幫瞭  北站西  紡織公司  冷藏室  李好古  水藻  消化器官  許良  份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