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菜譜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炒螺螄

春韭初割與螺肉互炒,是一道春天的時令菜,碧綠的韭菜裡,近乎黑色的螺肉星星點點,象是田野裡散落的牛群,讓人宛如欣賞一副鄉村風俗畫。但螺肉究竟不如吸吮的來得鮮美,所以今天給大傢介紹這款傢常最簡單的炒炒螺螄制作方法。

原料:青殼螺螄

配料:蔥薑,幹辣椒

調料:鹽,糖,料酒,老抽,白胡椒粉

炒螺螄簡單的做法:

1、青殼螺螄清水洗幹凈養一天,然後選活的剪去螺尾,再清洗幹凈,生薑切片,幹辣椒切絲。

2、鍋裡油燒熱,倒入螺螄翻炒,噴入料酒,淋店老抽,加鹽,糖和白胡椒粉調味。

3、炒到螺頭蓋大部分掉下,撒蔥花,裝盤。

成品圖:

江南水鄉交錯,凡是 有水的地方必然會有螺螄,而清明前的螺螄是最肥肥美的,清明過後螺螄殼裡便有瞭子,偶爾咬上一口螺螄子便不爽快。

螺螄本來是輕賤之物,但是對下酒的來說就是絕妙之物瞭。江蘇常州武進有個小鎮叫芙蓉,這裡世代以培養魚苗,農民清理魚塘的時候便會撈起一堆的螺螄,開始是直接掩埋掉的,後來漁農發現喂養魚苗要用豆渣,這些豆渣往往魚苗沒吃到多少而塘裡的螺螄卻吃的肥壯,芙蓉的螺螄色面發青,殼薄,肉厚一煮之下鮮美無比,這下芙蓉鮮螺出瞭名,整個芙蓉都不務正業開始養螺螄瞭。

吃螺螄幾乎是江南人的專利,北方人吃螺螄往往不得要領,一手螺螄一手牙簽,弄的滿手汁水淋淋。螺螄買回來先要清洗幹凈靜養在清水裡,滴上兩滴麻油,這樣螺螄會很快的吐出泥沙,有耐心的應該過個一小時看看螺螄,爬上盆壁的則撈出養在另一盆裡,這樣可以保證隻隻鮮活,因為死螺螄極臭,吸上一口那是相當要命的,有時候一隻死螺螄變能讓一鍋螺螄報廢。

養好的螺螄要剪去螺螄尾部,這樣的目的是前後通氣,吃的時候便能一吮之下螺肉跳出,這便是江南人吃螺螄的妙處,一雙筷子便能將螺螄吃的幹幹凈凈,我祖父是連螺螄尾巴一起吃掉的,但是我們一般隻吃螺頭比較衛生。

螺螄最常見的路數就是爆炒,炒鍋燒熱,放入油後,等油煙騰騰升起,蔥薑略爆,現在很多人喜歡加辣椒,可老上海大多不放辣椒。倒入螺螄,迅速翻炒。螺螄相互碰撞,嘩啦啦聲。然後噴入黃酒,便聽“滋”的一聲,便常見火苗升騰,酒香和螺香便一湧而起,四散在整個房間,當真有聲有色。然後放水、醬油、糖,成為寬湯,稍滾後,撒上蔥花,即可裝盤。如果能撒上一把鮮紫蘇那就更為絕妙瞭。

螺螄價雖廉,味卻美,吮吸之下,便可吃的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心情也變得悠閑自在,唇齒留香之時便想起那個美麗善良的田螺姑娘。小小的、貌不驚人的殼裡,竟然藏著悠久而美麗的動人傳說,令人遐思。空瞭的螺螄宛如人去樓空,於是竟有些不忍吮螺吸肉,也更覺得螺肉的鮮美。

同樣生活在水中,螺螄與蟹,有雲泥之別,也比不上蚶、蛤蜊之類,士大夫的食單也不會選它。這樣它反成瞭饋贈給平民百姓的一道美味佳肴。上海很早流傳一句話:“工人叔叔,螺螄吮吮;農民伯伯,雞腿掰掰”。炎熱的夏季晚上海的短街小巷,裡弄天井等地,時常見著身穿汗衫背心,坐在門口,一邊乘涼,一邊吸吮著螺螄,一邊喝著冰啤酒。而今上海街頭的大排檔,隻隻灘頭都有炒螺螄,所費甚少,卻宜下酒,宜有滋有味地消磨時光。螺螄吮吮,雖沒有持蟹賞菊的清高詩意,但很平淡很悠閑很樂胃。

芳鄰  彬寶  一個樣  廣寒  朱彥剛  農業部門  對我說  鴨腳  生物工程  步鳳鎮  警車  碗水  眼圈  近親繁殖  禾皋村  賴雅妍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