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南沙參

南沙參

南沙參別名:沙參,泡參,泡沙參,

南沙參簡介:南沙參,中藥名。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輪葉沙參 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或杏葉沙參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幹燥根。具有養陰清肺,化痰,益氣的功效。主治肺熱燥咳、津傷口渴等。

南沙參功效作用

功能

養陰清肺,化痰,益氣。

主治

1、主要用於肺熱燥咳、津傷口渴等。

2、西醫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癌、反復呼吸道感染、妊娠咳嗽、百日咳屬熱傷肺陰者、糖尿病屬於胃陰不足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

禁忌

中藥配伍禁忌:惡防己,反藜蘆。

註意事項

本品性涼,風寒咳嗽、脾胃虛寒及寒飲喘咳者宜慎用。

化學成分

南沙參含有三萜類(如蒲公英帖酮、羽扇豆烯酮、環阿屯醇乙酸酯木栓酮)、酚苷類(如沙參苷I、Ⅱ、Ⅲ,紫丁香苷)、多糖、甾醇類、磷脂、揮發油等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1、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杏葉沙參煎劑可提高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且可抑制體液免疫,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效。

2、對呼吸系統的影響:輪葉沙參煎液具有祛痰的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1%沙參浸液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4、抗真菌作用:沙參水浸劑(1:2)對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血液系統的影響:水煎液能明顯改善血液“黏”性和易“凝”的傾向,可使紅細胞解聚,有明顯的活血傾向。

6、此外,南沙參尚有一定的抗輻射的作用。

相關論述

1、張潔古:肺寒者用人參,肺熱者用沙參代之,取其味甘也。(引自《綱目》)

2、《本草綱目》:人參甘苦溫,其體重實,專補脾胃元氣,因而益肺與腎,故內傷元氣者宜之。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補陽而生陰,一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之也。

3、《本草新編》:說者謂其能安五臟,與人參同功,又雲人參補五臟之陽,沙參補五臟之陰,皆不知沙參之功用,而私臆之也。夫沙參止入肺肝二經,諸經不能俱人也,既不能俱人,何以本草言其能安五臟,不知人身肺肝病,則五臟不安矣。沙參善溫肺氣,則上焦寧謐,而中下二焦,安有亂動之理,沙參又善通肝氣,肝氣通,則中下二焦之氣亦通,下氣既通,豈有逆而上犯之變哉。此上焦亦安其位,而無浮動之病也,安五臟之義如此,而古今人差會其意,謂沙參能安五臟,用之以代人參誤矣。然則沙參非補陰之物乎?沙參不補陰,如何能人肝肺之經?沙參蓋補肺肝二臟之陰,而非補心脾腎三經臟之陰也,且陰陽之功用不同。人參補陽,能回陽於頃刻;沙參補陰,則不能回陽於須史,故人參可以少用成功,而沙參非多用必難取效,是沙參不可以代人參亦明矣。

4、《本經逢原》:沙參專泄肺氣之熱,故喘嗽氣壅,小便赤澀不利,金受火剋,陰虛失血,或喘咳寒熱及肺痿等疾宜之。

5、《本草正義》:沙參之味,雖不甚苦,而寒性獨著。體質輕清,氣味俱薄,具有輕揚上浮之性,故專主上焦,而走肺傢。《本經》稱其益肺氣者,去其邪熱,即所以益其正氣,本非補益之正義,而後人竟誤認為補肺專藥,不知肺有餘熱,清之固宜,而肺氣不足,清之已謬。雖曰沙參輕清,尚不至如蕤、麥、知母之膩滯,然寒性頗盛,肺無熱邪,亦足以暗戕生機而釀寒變,繆仲醇僅禁用於肺寒咳嗽,猶嫌其疏而未密耳。李瀕湖《綱目》以沙參主肺痿,亦取其補肺也。若申言之,則肺癰、肺痿證情近似,而一實一虛,大相反背。癰者壅塞,本是實熱,急須清泄,不嫌寒涼;痿者痿敗,已是虛怯,所宜扶持,豈容苦寒!惟肺痿一候,固多咳嗆濃痰,虛火猶熾,則沙參清熱而不膩,猶為相宜。沙參古無南北之別,石頑《逢原》始言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質松力微,趙氏《綱目拾遺》引《藥性考》謂南沙參形粗,似黨參而硬,味苦性涼,清胃,瀉火解毒,止嗽寧肺。頤按今市肆中北沙參堅實而瘦,南沙參空松而肥,皆微甘微苦,氣味輕清,而富脂液,故專主上焦,清肺胃之熱,養肺胃之陰,性情功用,無甚區別。

南沙參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療頑固性鼻衄:豢龍湯(羚羊角、牡蠣、石斛、南沙參、麥門冬、川貝母、夏枯草、藕節)治療鼻衄有效。

2、治療肺結核中毒癥狀:在西醫抗癆治療的同時,加服沙參麥門冬湯(南沙參、麥門冬、玉竹、桔梗、五味子、鬱金等),治療肺結核中毒癥狀有效。

3、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南沙參、麥門冬、天花粉、桑葉、玉竹、生扁豆、炒扁豆甘草、煨烏梅,酌加煨訶子,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效。

4、治療幹眼癥:南沙參、麥門冬、玉竹、花粉、桑葉、扁豆、甘草、黃精、黃芪,隨癥加減,治療幹眼癥有效。

5、治療放射性口腔幹燥癥:南沙參、麥門冬、玉竹、花粉、金銀花、連翹、山豆根胖大海,治療放射性口腔幹燥癥有效。

6、治療兒童眨目:南沙參、麥門冬、石斛、鉤藤(後下)、太子參、炒白術、茯苓、桑葉、菊花、蟬衣、珍珠母(先煎)、甘草,治療兒童眨目有效。

7、此外,臨床尚有南沙參治療冠心病、心肌炎、產後無乳、食管炎、遷延性肺炎、小川口瘡、聲音嘶啞等報道。

相關配伍

1、南沙參配麥門冬:南沙參長於養陰清肺;麥門冬善於養陰潤肺。兩藥配伍,可增強清肺熱,養肺陰的作用。適用於熱傷肺陰所致的幹咳痰少、咽幹口渴之證。

2、南沙參配桑葉:南沙參長於養陰清肺,化痰;桑葉善於清肺潤燥,止咳。兩藥配伍,可增強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風溫燥邪侵襲肺衛,灼傷肺陰所致的咳嗽少痰,咽幹口渴等。

3、南沙參配生地黃:南沙參長於養陰清胃,生津止渴;生地黃善於清熱養陰,生津止渴。兩藥配伍,可增強清胃熱、養胃陰而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溫熱病邪熱傷津,或胃陰不足,口燥咽幹,煩熱口渴等。

鑒別用藥

1、南沙參與北沙參:沙參原指南沙參,現分為南沙參和北沙參兩種。南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輪葉沙參或杏葉沙參的幹燥根,各地山野均有野生,以安徽、江蘇四川等地產量尤大;北沙參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幹燥根,主產於山東及東北沿海地區,多系栽培品種。兩者均具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之功,同治肺熱燥咳,津傷口渴。然南沙參兼能化痰、益氣,適用於肺熱燥咳、勞嗽有痰及氣津兩傷證。北沙參長於滋陰,適用於燥咳無痰、陰虛勞嗽及胃陰傷甚者。另有鮮沙參,為南沙參之新鮮者,清熱生津力較強。

2、南沙參與人參兩藥均具有益肺氣、生津止渴之功,然人參性溫、且補氣作用較強,南沙參性偏寒,以養陰清肺為主,補氣之力較緩。

相關藥品

參貝北瓜膏、胃安膠囊、健兒素顆粒。

相關方劑

桑杏湯(《溫病條辨》)、益胃湯(《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南沙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後趁鮮刮去粗皮,幹燥。

南沙參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南沙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以根條長、粗細均勻、體結色白、味甘者為佳。

飲片性狀

本品呈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厚片。外表皮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切面黃白色,有不規則裂隙。氣微,味微甘。

南沙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桔梗科沙參屬植物輪葉沙參、杏葉沙參。

形態特征

1、杏葉沙參:多年生草本,莖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長柔毛。基生葉心形,大而具長柄;莖生葉無柄,或僅下部的葉有極短而帶翅的柄;葉片橢圓形、狹卵形,基部楔形,長3-11cm,寬1.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兩面疏生短毛或長硬毛,或近於毛。花序學不分枝而成假總狀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極狹的圓錐花序,極少具長分枝而成圓錐花序的;花梗長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狀毛,少數無毛,筒部常倒卵狀,少數為倒卵狀圓錐形,裂片5,狹長,多為鉆形,少數為條狀披針形;花冠寬鐘狀,藍色或紫色,外面無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狀卵形;花盤短筒狀,無毛;雄蕊5,花絲下部擴大成片狀,花藥細長;花柱常略長於花冠,柱頭3裂,子房下位,3室。蒴果橢圓狀球形,極少為橢圓狀,長6-10mm。種子多數,棕黃色,稍扁,有1條棱,長約1.5cm。花、果期8-10月。

2、輪葉沙參:本種與沙參的區別在於:葉3-6輪生,卵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分枝也常輪生;花盤較短,長2-4mm,直徑不超過1mm;花冠細小,近於筒狀,口部稍收縊,裂片長約2mm。花期7-9月。

分佈區域

1、杏葉沙參: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2、輪葉沙參: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華南。

道地產區

主產於安徽、貴州、江蘇、浙江、四川、河南、山東等地,以安徽、江蘇所產質量好,貴州產量大。

生長環境

1、杏葉沙參:多生於低山草叢中和巖石縫內,也有生於海拔600-700m的草地上或1000-3200m的開曠山坡及林內者。

2、輪葉沙參:生於草地或灌木叢中。

生長見習

喜溫暖或涼爽氣候,耐寒,雖耐幹旱,但在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幹旱往往引起死苗。當年播種的沙參,一般不開花結實,需至翌年6月開花,花基6-9月,9月種子成熟。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m2施堆肥或廄肥4500-60000kg。整地後,作畦寬1m,按行距40cm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1.5cm,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兩星期後出苗。冬播種子第2年春季出苗。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

協議無效  表弟表妹  白漾村  前莫傢  響石  柳杭溝  城寺溝口  院落  救生衣  耀祖閣  居民點  富康  駕駛  行距  逸夫  羅立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