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鹿藥

鹿藥

鹿藥別名:九層樓,盤龍七,偏頭七,螃蟹七,白窩兒七獅子七,山糜子,

鹿藥簡介:鹿藥,中藥名。為百合科鹿藥屬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Gray及管花鹿藥S.henryi(Baker) Wanget et Tang的根莖及根。具有補腎,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鹿藥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活血,祛風,止痛。

主治

主要用於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搗敷;或加熱熨。

化學成分

鹿藥含黃酮類:異鼠李素3-O-半乳糖苷。

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鹿藥,甘能益血,甘能入脾,甘溫益陽氣,故能主風血去諸冷而益老起陽也。當與黃精、萎蕤、枸杞之類同科。氣味和平,性本無毒,補益之外。別無治療。

2、《開寶本草》:主風血,去諸冷,浸酒服之。

3、《貴州民間藥物》:治癆傷,癰毒。

4、《陜西中草藥》:祛風鎮痛,補氣血,壯筋骨。治頭痛,偏頭痛,風濕疼痛,月經不調,癆傷。

5、《西藏常用中草藥》:壯陽益腎,活血祛瘀,除風濕疼痛,治陽萎,跌打損傷。

鹿藥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頭痛,偏頭痛:偏頭七、當歸、川芎、升麻、連翹各二錢。水煎,飯後服。(《陜西中草藥》)

2、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偏頭七,搗爛敷患處。(《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3、治癆傷:盤龍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4、治瘩背:盤龍七一錢半,刺老包、紅巖百合各一錢,鮮百味連、天南星各八分,同搗絨,拌雞蛋一個,用佈包在瘡上。

5、治乳癰:鮮盤龍七、青菜葉各一兩,共搗細,用佈包好,放在開水裡燙熱後,取出熨乳部。(3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6、治月經不調:偏頭七四至五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

鹿藥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幹。

鹿藥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根莖略呈結節狀,稍扁,長6-15cm,直徑0.5-1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皺紋,先端有一至數個莖基或芽基,周圍密生多數須根。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甜、微辛。以根莖粗壯、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

鹿藥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鹿藥屬植物鹿藥及管花鹿藥。

形態特征

1、鹿藥: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莖橫走,多少圓柱狀,直徑6-10mm,有時具膨大結節。莖中部以上具粗伏毛。葉互生,4-9枚;葉柄長3-15mm;葉片紙質,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3cm,寬3-7cm,先端近短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疏被粗毛或近無毛。圓錐花序長3-6cm,具粗短毛;花單生,花梗長2-6mm,花被片6,分離或僅基部稍合生 ,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約3mm,白色;雄蕊6,花絲基部貼生於花被片上,花藥小;子房3室,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幾不裂。漿果近球形,直徑5-6mm,熟時紅色,具1-2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2、管花鹿藥:多年生草本,植株高50-80cm。根莖直徑1-2cm。莖中部以上具短硬毛或微硬毛,少有無毛。葉互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橢圓形、卵形或長圓形,長9-22cm,寬3.5-11cm,先端漸尖或具短尖,兩面具伏毛或近無毛。花多少偏於軸的一側,通常排成總狀花序,有時基部具1-2個分枝或具多個分枝而成圓錐花序,花序長3-7cm,具毛;花梗長1.5-5mm,具毛;花被高腳碟狀,筒部長6-10mm,裂片6,開展,長2-3mm;雄蕊6,生於花被筒喉部,花絲極短,花藥長約0.7mm;子房3室,花柱稍長於子房,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7-9mm,熟時紅色,具2-4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1、鹿藥: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貴州。

2、管花鹿藥:分佈於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1、鹿藥:生於林下蔭濕處或巖縫中。

2、管花鹿藥:生於海拔1300-4000m的林下、灌叢下、水旁濕地或林緣。

易中天  一舉成名  連環畫  尹傢巷北  機米廠  一無所聞  秦傢上  兄弟姐妹  數息觀  長隨  補償安置  鼻環  青木  管山  軟墊  遺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