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管仲

管仲

管仲別名:番白葉,翻白地榆,檳榔仁,翻背白草,白頭翁,澀疙瘩,地管子,地擯榔,白地榆,

管仲簡介:管仲,中藥名。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 Wall.ex Hook.的根或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赤白下痢,腸炎腹瀉,腸風下血,肺癆咯血,吐血,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疔瘡,燙燒傷。

管仲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

主治

赤白下痢,腸炎腹瀉,腸風下血,肺癆咯血,吐血,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疔瘡,燙燒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管仲的全草、根、葉的水煎劑體外對大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管仲根甲醇粗提取物給予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均能降低血糖水平,並提高糖耐量。其對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更持久而顯著。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帶,大腸下血,面寒疼。

2、《貴州民間藥物》:治痢疾、疔瘡、風濕。

3、《雲南中草藥》:涼血止血,止瀉。主治消化道出血,鼻衄,腹瀉,消化不良,外傷出血,燙傷。

4、《四川常用中草藥》:收斂止痛。治久瀉肛門墜脹痛。

5、《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肺結核咯血,上呼吸道出血,腸炎。

管仲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痢疾:鮮翻背白草30g。水煎。將適量紅糖,放於鍋中,酒60g,燒過,再兌入已煎好的藥水,然後服用。(《貴州民間藥物》

2、治阿米巴痢疾,菌痢:翻白葉6g,地蜂子6g。煎服。

3、治消化道出血:翻白葉60g,加水1200ml。煎至300ml。每次服100ml,日服3次。(2、3方出自《紅河中草藥》)

4、治療瘡鮮翻背白草,搗爛敷患處,留頭,幹則換之。

5、治風濕痛:翻背白草根90g,泡酒服。(4、5方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管仲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帶根的全草,洗凈,曬幹或鮮用。

管仲藥材鑒別

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排列緊密。皮層窄小。韌皮部較窄,韌皮纖維大多單個散在,壁厚,多木化。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占根的大部分。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草酸鈣簇晶廣佈於落皮層及薄壁細胞中。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略扭曲狀彎曲,根頭部膨大,並密生灰白色茸毛。表面棕褐色,具明顯縱皺紋,頂端有時具環紋,並有圓柱狀根莖或根莖殘基。質堅而稍脆,折斷面平整,略粉質,橫斷面形成層環明顯,皮部淡黃色,木部棕黃色或帶粉紅色,顯著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

管仲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西南委陵菜。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壯,圓柱形。花莖密被開展長柔毛及短柔毛。基生葉為間斷羽狀復葉,有中葉6-13(-15)對,連葉柄長6-30cm,葉柄密被開展長柔毛及短柔毛;小葉片無柄或頂生小葉片有柄;托葉膜質,褐色,外被長柔毛;小葉片倒卵形或倒卵橢圓形,間有大型顯著的附片,小葉片長1-6.5cm,寬0.5-3.5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多數尖銳鋸齒,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絹毛及絨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向上部小葉片對數逐漸減少,托葉草質,上面密被長柔毛,下面被白色絹毛,邊緣有銳鋸齒。花兩性;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被長柔毛,副萼片5,橢圓形,先端急尖,全緣,稀有齒,外面密生白色絹毛,與萼片近等長;花直徑1.2-1.5cm;花瓣5,先端圓鈍,比萼片稍長,黃色;花柱近基生,呈梭形。瘦果光滑。花、果期6-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湖北、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叢、林緣及林中。

匯率波動  寧馨  周山鎮  姑奶奶  網絡紅人  小岔  閉門謝客  心室  中央靜脈  那陽  棉絨纖維  民益村  撥打電話  宮鄉  伊織萌  透過現象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