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羅漢果根

羅漢果根

羅漢果根別名:

羅漢果根簡介:羅漢果根,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exLuetZ.Y.Zhang的根。分佈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利濕止瀉,舒筋之功效。常用於腹瀉,舌胖,腦膜炎後遺癥。

羅漢果根功效作用

功能

利濕止瀉,舒筋。

主治

腹瀉,舌胖,腦膜炎後遺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與豬腦蒸。

相關論述

《中國民族藥志》:“主治腹瀉,舌變形增大,腦膜炎後遺癥。”

羅漢果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幹。

羅漢果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長圓形、卵圓形至圓錐形,直徑5-12cm或更大。外皮灰黃色至棕褐色,或有暗綠色的斑塊,凹凸不平,稍粗糙,有細皺紋和橫裂皮孔,並常有大小不等的疣塊突起,頂部常有莖的殘基,下部多扭曲,有時附有數條細根殘基,末端呈結疤狀。質硬而實,斷面平坦,角質樣,黃白色至黃棕色。氣微,味苦。

羅漢果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植物羅漢果。

形態特征

多年生攀援草本。具肥大的塊根,紡錘形或近球形。莖稍粗壯,有棱溝,初被黃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後毛漸脫落或變近無毛。葉柄長3-10cm,被同枝條一樣的毛被和腺鱗;葉片膜質,卵狀心形、三角狀卵形或闊卵狀心形,長12-23cm,寬5-17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邊緣微波狀,由於小脈伸出而具小齒,有緣毛,上面綠色,被稀疏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老後逐漸脫落變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短毛和混生黑色疣狀腺鱗,老後漸脫落。卷須稍粗壯,初時被短柔毛,後漸變無毛,2歧,在分叉點上下同時旋卷。雌雄異株;雄花序總狀,6-10朵花生於花序軸上部,也具有短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花梗細,花萼筒寬鐘狀,喉部常具有3枚長圓形的膜質鱗片,花萼裂片5,三角形,先端鉆狀尾尖,具3脈,脈稍隆起,花冠黃色,被黑色腺點,裂片5,長圓形,常具5脈,雄蕊5,插生於筒下近基部;兩基部靠合,而1枚分離,花絲基部膨大;雌花單生或2-5朵集生在6-8cm的總花梗頂端,花萼、花梗均比雄花大,退化雄蕊5,子房長圓形,長10-12mm,密生黃褐色茸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鐮形,2裂。果實球形或長圓形,長6-11cm,徑4-8cm,初密被黃褐色的茸毛和混生的黑色腺鱗,老後漸脫落,或僅在果梗著生處殘存一圈茸毛,果皮較薄,幹後易脆。種子多數,淡黃色,近圓形或闊卵形,扁壓狀,長15-18mm,寬10-12mm,基部鈍圓,先端稍稍變狹,兩面中央稍凹陷,周圍有放射狀的溝紋,邊緣微波狀,幼時深紅棕色,成熟時青色。花期2-5月,果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廣西部分地區已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栽培。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400-1400m以上的山坡林下及河邊濕地、灌叢。

在他  領風者  破綻  滘北  彝族  紫羊茅  沉井  曹安路安諧  連名  帶去  前道  蠡霞橋  有情有義  大陳相  葵潭  木鼻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