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百科

1671年由Fournier首先描述.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1-4歲,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占62.5%男孩比女孩多,左側比右側多.當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縱向牽拉時容易引起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的是大人領患兒上臺階時,牽拉胳膊時出現.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病因

一、病因

橈骨頭的關節面和橈骨縱軸有一定的傾斜度,其大小與前臂旋轉活動有關.傾斜度的變化會影響環狀韌帶的上下活動,在前臂的旋前旋後位,這種傾斜度的可變性無疑使之易於脫位.當肘關節伸直位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旋轉動作的縱向牽拉,環狀韌帶下部將產生橫行撕裂,向下輕微活動,肱橈關節間隙變大,關節囊及環狀韌帶上部由於關節腔的負壓作用,隻需滑過橈骨小頭傾斜遠端一部分關節面就可嵌頓於橈骨關節間隙,從而阻止瞭橈骨小頭復位,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癥狀

一、癥狀

臨床表現

半脫位時肘部疼痛,患兒哭鬧,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後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診斷

1、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2、受傷後不願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後.

3、肘關節處於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4、肘關節無腫脹、畸形,但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檢查

一、檢查

本病X線檢查陰性,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史可以確診,不需要進行輔助檢查,診斷的要點有以下幾點:

1、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2、受傷後不願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後.

3、肘關節處於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4、肘關節無腫脹、畸形,但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

1、線片無異常.

二、鑒別

在鑒別診斷方面,橈骨小頭脫位與橈骨小頭半脫位要區別開來,主要有以下的一些鑒別要點:

1、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於2-4歲小兒,因橈骨頭尚未發育完全,環狀韌帶較松弛,當強力牽拉時,易發生脫位,橈骨頭被拉至漏鬥環狀韌帶的遠側,有時部分韌帶嵌於肱橈關節之間.

2、常有提拉患兒手臂上樓梯或走路的受傷史.

3、半脫位時患兒哭鬧,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後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4、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後,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後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後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

5、復位後用三角巾懸吊一周.

6、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於屈肘90度,時間2周,應註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

7、5歲左右橈骨頭長大,就不易脫出瞭.

8、註意,橈骨小頭脫位多為先天性,很少見,小兒無外傷史,肘部可捫及脫位的橈骨小頭,X線片顯示橈骨小頭脫位,即可確定診斷.

9、嬰幼兒期橈骨小頭脫位可試圖閉合復位,橈骨小頭後脫位者前臂旋後位及肘關節伸直位固定、而橈骨小頭前脫位者肘關節屈曲位固定.復位後石膏固定4-6周.療效差.

10、橈骨小頭脫位手術治療年齡要在3歲以後,采用橈骨小頭切開復位,在橈骨幹中部旋前圓肌附著點處短縮截骨、環狀韌帶重建術.采用克氏針暫時將橈骨小頭與肱骨小頭固定.石膏固定6周後拔除克氏針.

11、較大兒童橈骨小頭脫位時因無法復位,可到青春期考慮行橈骨小頭切除術.

另外臨床上橈骨小頭半脫位還需與肘關節軟組織損傷、肱骨外髁骨折、橈骨小頭骨折等相鑒別.

橈骨小頭半脫位預防

一、預防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預防:

①平時牽拉(提)小兒手部時,應同時牽拉衣袖.

②防止跌仆.

③成人與小兒嘻鬧時應註意方法,不能單牽(提)手.

④若出現上述表現,傢長可自行復位,若不成功則應到醫院就診.

⑤避免反復脫位,形成習慣性.

⑥穿衣服時,應避免手部旋前位牽拉,應和衣袖同時拉扯

乒乓球  吉爾吉斯斯  清塘  羊湯  小孩兒  休養生息  古木參天  艮山  保定府  專項附加  甲士  北陌  中子  雜草  傢樂  曹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