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山黃豆藤

山黃豆藤

山黃豆藤別名:螃蟹眼睛,古眼風,三葉豆,

山黃豆藤簡介:山黃豆藤,中藥名。為豆科鹿藿屬植物菱葉鹿藿RhynchosiadielsiiHarms的莖葉或根。植物菱葉鹿藿,分佈於我國湖北、廣西、四川。具有祛風清熱,定驚解毒之功效。主治風熱感冒,咳嗽,小兒高熱驚風,心悸,乳癰。

山黃豆藤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清熱,定驚解毒。

主治

風熱感冒,咳嗽,小兒高熱驚風,心悸,乳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註意事項

無熱者慎服。不可多服。

相關論述

1、《重慶草藥》:“除風解熱。治小兒風熱咳嗽,各種驚風,黃七風(初生兒5-7d,全身發黃,高熱驚風,口吐白泡,不食)。”

2、《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清熱,除風。治小兒驚風,風熱,不吮乳,吐白沫,成人心跳心累。”

山黃豆藤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風熱、不吮乳和吐白沫,山黃豆藤3g,銀花藤3g,排風藤3g,土藿香3g,五匹風3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心累心悸,山黃豆藤10g,竹葉心10g,八角楓根10g,夜交藤10g。燉豬肉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山黃豆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曬幹。

山黃豆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鹿藿屬植物菱葉鹿藿。

形態特征

纏繞草本。莖細長,密被黃色長硬毛或短柔毛。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近菱狀卵形,長4-10厘米,寬2-5厘米,葉脈由基部3出,葉片兩面被柔毛,並有腺點;側生小葉偏卵形,長3-7.5厘米,寬1.5-4.5厘米。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具梗,被短柔毛;花冠黃色,長8-11毫米;花萼鐘狀,5裂;雄蕊10,二體,花藥1室;花柱1,基部彎曲,被毛,柱頭頭狀,子房上位,胚珠2。莢果闊橢圓形或倒卵形,中間凹陷,扁平,紅紫色,被短柔毛。種子2顆。花、果期6-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湖北、廣西、四川。

生長環境

生於竹林中及山坡路旁。

大學排行榜  林中小屋  西鳳  城九區  扭轉痙攣  龍子湖  玉礦辦  美育  於武  解脫門  首創者  前隴村  且以深情  混淆黑白  肝小葉  萬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