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白蘞子

白蘞子

白蘞子別名:

白蘞子簡介:白蘞子,中藥名。為葡萄科白蘞屬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果實。具有清熱,消癰的功效。主治溫瘧,熱毒臃腫。

白蘞子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消癰。

主治

溫瘧,熱毒臃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研末敷。

相關論述

《藥性論》:“治溫瘧、寒熱結壅熱腫。”

白蘞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用於止血消腫:白蘞成熟果實,去種子,留下白色氈毛或帶種子研成粉末,外敷傷處。(江西《草藥手冊》)

白蘞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曬幹。

白蘞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葡萄科白蘞屬植物白蘞。

形態特征

落葉攀援木質藤本,長約1m,塊根粗壯,肉質,卵形、長圓形或長紡錘形,深棕褐色,數個相聚。莖多分枝,幼枝帶淡紫色,光滑,有細條紋;卷須與葉對生。掌狀復葉互生;葉柄長3-5cm,微淡紫色,光滑或略具細毛;葉片長6-10cm,寬7-12cm;小葉3-5,羽狀分裂或羽狀缺刻,裂片卵形至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深鋸齒或缺刻。聚傘花序小,與葉對生,花序梗長3-8cm,細長,常纏繞;花小,黃綠色;花萼5淺裂;花瓣、雄蕊各5。漿果球形,熟時白色或藍色,有針孔狀凹點。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四川、陜西、寧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也有栽培。

生長見習

喜涼爽濕潤的氣候,從亞熱帶到溫帶均能栽培,適應性強,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砂質壤土、壤土、黏壤土均可種植。

繁殖方式

分根或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1、分根繁殖:在春季植株未萌芽前,將植株挖出,每株分出帶芽的根3-4個,按行株距40cm×40cm開穴栽種,每穴栽1個帶芽的根,覆土,將周圍壓實澆水,約20d左右出苗。2、扦插繁殖:在7月進行,截取枝條,每段插穗上留3-4個節,按行株距15cm×15cm斜插於土中2-3節,留1-2節於地上,澆水保濕。生根後即可移栽。

理想城市  宜洞村委  長產村  化東  電泵  華東  香餌  一言九鼎  錦羊  戶屯  達明路  燕子李三  搖滾夏令營  寺東  克拉瑪依區  別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