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蠶豆花

蠶豆花

蠶豆花別名:佛豆,胡豆,南豆,馬齒豆,豎豆,仙豆,寒豆,灣豆,羅泛豆,夏豆,

蠶豆花簡介:蠶豆,中藥名。為豆科巢菜屬植物蠶豆Vicia faba L.的花。具有止血,止帶,降壓的功效。主治勞傷吐血,咳嗽咯血,崩漏帶下,高血壓病。

蠶豆花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止帶,降壓。

主治

勞傷吐血,咳嗽咯血,崩漏帶下,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者15-30g;或搗汁;或蒸露。

註意事項

《本經逢原》:性滯,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

化學成分

種子含巢菜堿甙0.5%,蛋白質28.1-28.9%,及磷脂、膽堿、哌啶酸-2,尚含植物凝集素。巢菜堿甙是6-磷酸葡萄糖的競爭性抑制物,為引起蠶豆黃病發作的原因之一。

藥理作用

極少數人(男小孩較多)在食入蠶豆或吸入其花粉後,可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癥狀有血色素尿、休克、乏力、眩暈,胃腸紊亂及尿膽素的排泄增加;更重者有蒼白、黃疸、嘔吐、腰痛、衰弱。一般吃生蠶豆後5-24小時後即發生,但有時食炒熱的也可發生。如系吸入其花粉,則發作更快。發生蠶豆黃病的原因,是少數人有一種先天性的生化缺陷,即其血細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因而其還原型的谷胱甘肽含量也很低,在巢菜堿甙侵入後,可發生血細胞溶解。將巢菜堿甙混於食物中(1%)飼喂大鼠或小雞可抑制其自然生長。有人還認為,除巢菜堿甙外,蠶豆中還有其他因子也能引起類似的溶血作用。根含5羥-尿嘧啶,為一種代謝拮抗劑,並含有2,6-二胺嘌呤,可抑制乳酸桿菌,此種抑制可被腺甙所翻轉;上述物質可使骨髓耗竭,並傷害犬及大鼠結腸、空腸的上皮細胞,是-種致癌物質。DAP之作用並非通過戊糖核酸,而是由於幹擾瞭腺甙、胍的基本代謝功能所致。

相關論述

1、汪穎《食物本草》:快胃,和臟腑。

2、《本草從新》:補中益氣,澀精,實腸。

3、《湖南藥物志》;健脾,止血,利尿。

蠶豆花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膈食:蠶豆磨粉,紅糖凋食。(《指南方》)

2、治水脹,利水消腫:蟲胡豆一至八兩。燉黃牛肉服。不可與菠菜同用。(《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3、治水腫:蠶豆二兩,冬瓜皮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治禿瘡: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於即換之。如無鮮者,用幹豆以水泡胖,搗敷亦效。(《秘方集驗》)

蠶豆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清明節前後開花時采收,曬幹,或烘幹。

蠶豆花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種子扁矩圓形,長1.2-1.5cm,直徑約1cm,厚7mm。種皮表面淺棕褐色,光滑,做有光澤,兩面凹陷;種臍位於較大端,褐色或黑褐色。質堅硬,內有子葉2枚,肥厚,黃色。氣微,味談,嚼之有豆腥氣。

蠶豆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巢菜屬植物蠶豆。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體無毛,高30-180cm。莖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縱條紋。雙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基部兩側具大而陰顯的半箭頭狀托葉,先端尖,邊緣白色膜質,具疏鋸齒,基部下沿呈尖耳狀;小葉2-6個,橢圓形或廣橢圓形乃至矩形,長5-8cm,闊2.5-4cm,先端圓形,具細尖,全緣,基部楔形;頂端小葉中央有很不發達的狹線形卷須。花1至數朵,腋生於極短的總花梗上;萼鐘狀,無毛,長約1cm,先端5裂,裂片狹披針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脈紋,倒卵形,長約3.5cm,先端圓而有一短尖頭,基部漸狹;翼瓣邊緣白色,中央有黑或紫色大斑,橢圓形,長約1.8cm,頂端圓形,基部作耳狀三角形,一側有爪;龍骨瓣白綠色,三角狀半圓形而作掌合狀,長約5毫米,基部耳狀,一側亦有爪;雄蕊10,2體;雌蕊1,子房無毛、無柄,花柱細,頂端背部有一叢白色毛。莢果長圓形,稍扁,大而肥厚,長5-10cm,闊約2cm。種子矩圓形而扁。花期3-5月。

分佈區域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植。

生長環境

通常栽培於田中或田岸旁。

給大傢推薦  青尼  帆船比賽  下西坑  駱莊  報告  廿二碳六烯  美好時光  疙瘩  下郭傢溝  望南  橛子  首要  官邸  南五馬  紫陌紅塵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