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白蘇

白蘇

白蘇別名:野蘇麻,白蘇子,玉蘇子,蘇梗,

白蘇簡介:白蘇,中藥名。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白蘇Perilla frutescens(L.)Britt,以葉、嫩枝、主莖(蘇梗)和果實入藥。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化痰,安胎,解魚蟹毒的功效。主治風寒表證,咳嗽痰多,胸脘脹滿,惡心嘔吐,腹痛吐瀉,胎氣不和,妊娠惡阻,食魚蟹中毒。

白蘇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解表,行氣化痰,安胎,解魚蟹毒。

主治

風寒表證,咳嗽痰多,胸脘脹滿,惡心嘔吐,腹痛吐瀉,胎氣不和,妊娠惡阻,食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5-10g。

2、外用:搗敷、研末摻或煎湯洗。

化學成分

葉含揮發油,主要為白蘇酮。果實含脂肪油,主要為亞麻油酸酯。

相關論述

1、《別錄》:“主調中,去臭氣。”

2、《本草拾遺》:“搗敷蟲咬。”

3、《日華子本草》:“調氣,潤心肺,長肌膚,益顏色,消宿食,止上氣咳嗽,去狐臭,敷蛇咬。”

4、《滇南本草》:“治傷寒發熱、無汗、頭疼,一切風寒痰湧而結,霍亂轉筋,咳嗽吐痰,小兒風癥。定痛,止喘。”

5、《生草藥性備要》:“下氣,除風濕。”

6、《福建民間草藥》:“消冷氣,止冷痢,祛風解熱,驅蟲解毒。”

白蘇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葉或嫩枝,7-8月間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或果穗,打落果實,除去雜質,曬幹即為白蘇子。主莖(蘇梗)切片曬幹。

白蘇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白蘇。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有香氣。莖綠色,四棱形,基部木質,光滑,上部被白色柔毛。葉對生;柄長4.5-7cm;葉片卵圓形或圓形,長3-10cm,寬2-9cm,先端急尖或尾狀,基部圓形,邊緣有粗鋸齒,下面有腺點,兩面均綠色有毛,沿脈較密。7-9月開花,聚傘花序集成偏側的穗狀花序,頂生與腋生,小苞片卵形,比花稍大;花萼5齒裂,外被粗長密毛;花冠二唇形,白色。小堅果倒卵圓形,徑1.5-2.5mm,灰白色,有網紋,包圍於多毛的宿萼中。白蘇子較紫蘇子略大,表面灰白色,質脆,較紫蘇子易壓碎,油性亦較大。

分佈區域

南北各省多有栽培。

生長環境

野生於村邊、路旁、山坡者。

病蟲防治

防治褐斑病、銹病和造橋蟲。

蘭科  賭城風雲  腭骨  入盆  名列前茅  蒼古  雌鳥  霞浦  網新  小青龍湯  長期貸款  駺鮽  上墻  候可  年夜菜  元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