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魚
来源:74U閱讀網
人面子別名:人面果,銀蓮果,
人面子簡介:人面子,中藥名。為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果實。秋季采收果實,曬幹,或漬鹽。可入藥,味甘、酸,性涼。歸脾、胃、肝經。具有健胃、生津、醒酒、解毒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熱病口渴、醉酒、咽喉腫痛、風毒瘡癢等疾病。
人面子功效作用
功能
健胃,生津,醒酒,解毒。主治
食欲不振,熱病口渴,醉酒,咽喉腫痛,風毒瘡癢等疾病。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3-5枚;或煎湯;或果核燒炭,研末。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
1.《陸川本草》:健胃。治食欲不振。
2.《本草求原》:孕婦腹痛宜食。
3.《嶺南采藥錄》:去喉痛,蝕爛肉。
人面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驚癇邪氣,目上視,手足搐搦,角弓反張:人面子核燒灰服之。(《食物本草會纂》)
2.治背癰:人面子數粒,去核,和鯽魚一條,搗爛敷之。(《嶺南采藥錄》)
人面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人面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植物人面子。形態特征
人面子常綠大喬木,高達20m以上。幼枝具條紋和白色小皮孔,被灰色絨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長30-45cm,有小葉11-15;葉軸和葉柄具條紋,疏被毛,小葉柄短,2-3mm;小葉片長圓形,自下而上逐漸增大,長5-14.5cm,寬2.5-4.5cm,先端長尖,基部常偏斜,全緣,兩面沿中脈疏被微柔毛,葉背脈腋具灰白色髯毛;側脈8-9對,網脈明顯。花小,兩性,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0-23cm,疏被灰色微柔毛;花白色,花梗長2-3mm;萼5裂,闊卵形;花瓣5,比萼片長,披針形,長約6mm,寬約1.7mm,無毛;花絲線形,長約3.5mm,無毛;花藥長圓形,長約1.5mm;花盤杯狀,無毛,邊緣淺波狀長;雄蕊10,著生於花盤基部;子房上位,5室,無毛,長2.5-3mm;花柱5,短,上部合生,下部分離,長約2mm。核果扁球形,長約2.5cm,成熟時黃色,果核壓扁,徑1.7-1.9cm,上面盾狀凹入,5室,通常1-2室不育。種子3-4顆。花期春、夏季。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350m林中。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