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

西醫治療潰結,主要分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對於有癌變傾向的潰結、並發中毒性巨結腸者、暴發性潰結、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的潰結、並發癥較多的潰結、難治性潰結等,應該考慮或者說應該及時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包括口服給藥、靜脈給藥和保留灌腸.根據病情,三者需配合使用治療效果才好.

非手術療法

(1)飲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給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盡量避免含粗糙纖維食物,暫時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維生素乙和鈣.服鐵制劑和葉酸治療貧血.病情嚴重,腹瀉頻繁,營養嚴重不良的病人,可給一時期胃腸要素飲食或胃腸外營養.(2)抗感染藥:水楊酰偶氮磺胺吡啶對治療各部結腸炎,防止並發癥有較好療效.開始給小劑量每日~2g,分成4次,逐漸增到每日~6g,連續服用.也可連續服2周,停藥10日,然後再服.至少服藥1年,防止加重.有的引起惡心、嘔吐、頭痛、皮疹、粒細胞減少、貧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見效和有不良反應,可改用甲硝噠唑0.5~1g,每日2次.新黴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可的松和強的松可改進全身狀況,使病程緩解,排糞次數減少,復發癥狀減輕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並可使潰瘍穿孔,出血和愈合緩慢.現在認為應用范圍較小,對於急性暴發性或早期發作嚴重的病人可使癥狀明顯減輕,病情好轉;對於長期反復發作的效果並不滿意;促皮質激素5~25單位溶於500~1000ml葡萄糖溶液,靜脈滴註,8~24小時1次,癥狀改進後改用肌肉註射.氫可的松100mg靜脈註射,每日l~2次,或10~20mg口服,每日l~4次.強的松2.5~5mg每日~4次.癥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可給藥4~6周.皮質激素對緩解癥狀比可的松效用較好,但維持緩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這種治療如癥狀無改進,不應繼續超過2周.

(4)免疫抑制藥:硫唑嘌呤1~2mg/kg,每日1次,可改變病的進程,抑制臨床表現,但不能改變基礎病,常用於靜止期減少復發,也可能中毒,應加註意.6硫基嘌呤(6-MP)與激素合用可減輕癥狀.

(5)止瀉藥:可減少排糞次數,減輕腹痛,常用復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復方樟腦酊.止瀉藥物對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結腸,應慎重使用.也可給鎮靜藥物和解痙藥物.

(6)中草藥治療:以清熱涼血和柔肝止瀉為主,生白芍12g,椿根皮9g、海螵蛸15g,側柏葉15g,防風9g,赤石脂30g,甘草3g,槐花15g,水煎口服,每日一次.

(7)保留灌腸:常用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炎,可減輕癥狀,促使潰瘍愈合.氫可的松100mg溶於60ml鹽水或甲基醋酸強的松40mg溶於75ml水,排糞後保留灌腸,每日~2次.Amino-5-salicylicAcid5g每日1次,有鎮靜作用.馬齒莧、地丁草,一見喜、螞蟻草、白頭翁和紅藤各30g,濃煎成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腸,10~14日療程.

外科治療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最有效手術是結、直腸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腸造口.雖然病人對永久性回腸造口感到不快,對生活和工作也確實有些不便,但頑固性潰瘍性結腸炎嚴重損害健康,在缺乏較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時,采用這種手術可以達到“根治"目的,療效滿意.權衡得失,還是值得接受的.手術後90%以上病人可獲良好遠期效果,健康恢復,生活及工作仍可保持或接近正常.為瞭使末端回腸口排便次數減少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在手術方法上有多種不同的設計,如在造口近側移置短段逆蠕動腸拌,或對造口近側腸袢做長側側吻合使之形成大回腸袋以蓄存較多的腸內容,或在造口處以套疊方式形成唇樣瓣以控制排便等.

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治療適應證是:

1.結腸穿孔或將及穿孔.

2.大量便血.

3.中毒性巨結腸.

4.暴發性發作,病情重,經內科治療1周後效果不滿意.

5.慢性病程或反復發作,經內科長期治療,營養情況很差,難以維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6.結腸已成為纖維狹窄管狀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續腹瀉.

7.已發生或可疑發生癌並發癥.

8.腸外並發癥,特別是關節炎,不斷加重.

對有前三項適應證的病人,需行急癥手術,手術目的是控制病情惡化,挽救病人生命.此類病人多是病變廣、病情重、全身情況差者,因此不能期望一次手術達到根治目的.可供選用的急癥手術方法包括:

1.結腸大部切除,回腸及乙狀結腸造口.結腸大部切除後,中毒、出血癥狀即可顯著緩解,穿孔可能性也不復存在.不切除直腸、不縫閉乙狀結腸斷端可以減輕病人的手術負擔,並可防止斷端縫合後因愈合不良而引起的腹腔內感染.

2.單純回腸斷端造口.手術固然較為簡單,但因病變結腸仍在,中毒、出血、穿孔等問題不能得到較滿意地解決,因此這種手術隻適用於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可能行結腸大部切除的病人.

3.回腸斷端造口及橫結腸或乙狀結腸造口,適用於急性中毒性結腸擴張病人而又不能耐受結腸大部切除者,結腸造口後可達到減壓防止穿孔的目的.經急癥手術,待病人情況穩定好轉後,根據需要再行擇期性第二期手術.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辨證分型,口服湯藥治療潰結的目的,主要是從機體內環境出發,從整體上改善陰陽偏盛偏衰的狀況,臨床上一般分四個證型.

(1)寒熱錯雜型:此型臨床比較多見,特征是病情時發時止,綿綿不絕,既有腹痛喜溫喜按之虛象、寒象,又有心煩、舌紅,苔黃之熱象,有時還有膿血夾雜、裡急後重之實證.總之,病機非常復雜,寒熱虛實互見,非專業中醫師不得明辨,口服烏梅丸效果比較好,或者將烏梅丸改為湯藥並隨癥加減煎服,見效會更快些.

(2)濕熱積滯型:中度和重度潰結或急性暴發型潰結或慢性潰結的急性發作期多見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顯,暴註下迫、裡急後重,甚至惡寒發熱.此證兼有表癥時要表裡雙解,宜服葛根荃連湯,無表癥時治以燥濕清熱止痢之法,可服白頭翁湯等中藥.對此證還應配合其他療法,盡快控制病情.

(3)寒濕積滯型:慢性持續型潰結多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綿綿,喜溫喜按,食欲不振,輕度的裡急後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膩.治宜溫中散寒、健脾利濕之法,可以選胃苓湯、溫脾湯、香砂六君子湯服用.

(4)氣血不足型:潰結長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憊,易見此型.此型特征是氣血不足,下焦虛衰,多見的癥狀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溫,消瘦貧血,腹中隱痛,下痢稀薄,舌淡脈細.治宜溫補脾腎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湯,金匾腎氣丸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飲食

    一、飲食
飲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飲食和濃烈的調味品.註意食品的清洗,要煮熟,避免細菌再度感染.

潰瘍性結腸炎並發癥

    1.中毒性巨結腸是嚴重並發癥,見於急性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及急性重癥型病人,其發生率約2%,常在服用可待因,苯乙哌啶以及阿托品等抗膽堿能藥物或服用瀉劑如蓖麻油後誘發,也可在對急性期或腹瀉嚴重病人行鋇劑灌腸檢查時誘發,擴張結腸多在橫結腸和脾曲,病人出現間歇性高熱,精神萎糜呈重癥中毒狀態,腹部很快膨隆,有壓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由於結腸快速擴張,腸壁變薄,血運障礙,易發生腸壞死穿孔,病死率極高,可達30%~50%.
2.結腸穿孔多在中毒性巨結腸擴張基礎上發生,穿孔後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膿腫,穿孔部位多在乙狀結腸或結腸脾曲處,患者多出現高熱及感染中毒癥狀,腹脹,左側腹部廣泛肌緊張,X線透視或平片檢查膈下常有遊離氣體.
3.下消化道出血直腸,結腸可廣泛滲血,絕大多數表現為血便,膿血便,國內統計2077例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潰瘍性結腸炎占8.3%,有時少數病例(約占4%)可出現下消化道反復大出血,1次出血量很多,可達數千毫升,甚至出現休克,需緊急手術治療.
4.直、結腸癌癌變發生率為0.7%~8%,甚至可高達13%,比一般人口高5~20倍,病程在10年以上,全結腸有廣泛病變以及青少年,兒童期發病者,其癌腫發病率明顯增高,癌腫可發生在全結腸的任何部位,5%~42%為多中心癌,且分化程度較低,多為低分化黏液癌,呈皮革狀浸潤腸壁生長,所以預後差,應定期行腸鏡檢查,對整個結腸作多處活檢,以期盡早發現.
5.直腸和結腸絞窄,是晚期並發癥,但很少造成腸梗阻.
6.內瘺腸腔與腸腔或腸腔與其他空腔臟器(如膀胱,陰道等)互相粘連,形成內瘺;腸腔與皮膚相通形成外瘺,雖較少,但偶有發生.
7.肛門及肛周疾病如肛裂,直腸周圍膿腫,肛瘺,痔脫出等.
8.其他系統並發癥如非特異性關節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角膜炎,口炎及腮腺炎,以及脂肪肝,小膽管周圍炎等.

竹上  適合你  競爭能力  病人  紋身師  商州區  赤井沙希  東橫溝  京榮  芳基村  騎白馬  竹傢  梅薩  腎上腺  從中作梗  羅定邦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