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孫士毅 清朝大臣

孫士毅 清朝大臣

本名:孫士毅

字號:字智冶一字補山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浙江仁和

出生時間:1720年

去世時間:1796年

主要成就:參加安南之役、廓爾喀之役鎮壓白蓮教起義

謚號:文靖

早年仕途

孫士毅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進士,以知縣的身份歸班等待授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特召孫士毅入前參加考試,被授為內閣中書,充任軍機章京,不久遷移為侍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大學士傅恒督師征討緬甸,以孫士毅掌管章奏。戰後敘功,孫士毅被授為戶部郎中,又被提拔為大理寺少卿。出為廣西佈政使。不久又被提拔為雲南巡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雲貴總督李侍堯因為貪贓被罷官,孫士毅因為沒有事先彈劾李侍堯而被牽扯,因此被罷職,被發往伊犁,抄錄傢產,變得不名一錢。之後乾隆帝嘉獎他為官清廉,命他纂校《四庫全書》,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四庫全書》修成之後,孫士毅被提拔為太常寺少卿。

之後孫士毅復出為山東佈政使,又被提拔為廣西巡撫,不久遷移到廣東。初到廣東,孫士毅就上疏說:“廣東一省海洋交錯,容易藏納匪徒。自身惟有潔以持身,嚴格約束下級,不敢因循諱飾,才能做好地方官。”乾隆帝下諭他一定要效仿廣東巡撫李湖的風格,李湖因為雷厲風行被上級所賞識。

總督兩廣

不久孫士毅署理兩廣總督。陜甘總督福康安向清廷建議練兵,乾隆帝下詔雲、貴、四川、兩廣、福建諸行省仿行。孫士毅上疏奏請廣東練水陸兵二萬八千五百三十二人,廣西練兵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六人,選人材精壯、技藝嫻熟的進行訓練,責令各地督、撫、提、鎮實心訓練;

並嚴立科條,以革除多年的積習。乾隆帝下詔說:“這些事可以慢慢地實行,但是一定要做好。”不久仍回巡撫任上。

廣東的民風剽悍,有很多未繳的賦稅,州縣吏有的向上級奏報,有的以自己的私財應付,但是該地民眾也大多抗稅不繳。孫士毅詳細地清查之後,派遣幹吏到欠稅最多的州縣,根據各地的賬冊進行清查。以自己私財墊付的官員,以清查所得的銀子補償。乾隆帝嘉獎他的才能。茭塘是群盜所聚的地方,他們抗拒官兵並且傷害官員。孫士毅擒拿瞭叛軍的首領,殺瞭之後巡示當地。乾隆帝再次嘉獎他的功勞,賜給他頂戴花翎。兩廣總督富勒渾縱容他的仆人貪污受賄,事泄之後孫士毅按律處置,富勒渾受牽連被罷官。乾隆帝因為孫士毅為人持正,將其授為兩廣總督。富勒渾上疏討論廣東的鹺政,請求增加運艘,按季征收稅銀,恢復三十九個商埠。孫士毅到任之後,上疏說:“增加當地運艘,應當取消封印的弊端,制定長久的規矩,使新舊船隻都得到滿足;按季征收稅銀,應當恢復以前的成例,歲末進行上奏;三十九埠的運商因為欠稅被罷免,中鉛山、南康、上猶、英德四埠應當先行恢復,清查虧欠的稅銀應當先自三十九埠開始。”他的這些建議朝廷同意後實行。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臺灣林爽文發動起義,孫士毅親自到達潮州進行戒備。大軍出發之後,孫士毅遣兵助剿,牛馬飼料、器械孫士毅立馬辦理,清廷加封其太子太保,賜雙眼花翎、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用兵安南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臺灣平定之後,孫士毅圖像被掛於紫光閣。適逢安南國王黎維祁被臣子阮惠所逐,他的妻子、母親、王子及宗族二百餘人在大臣阮輝宿、黎炯的保護下,由高平府登舟,逃至廣西太平府龍州鬥奧隘對河求救,並冒死涉水登北岸。孫士毅知道之後,督兵前往龍州以防衛鎮南關,乾隆帝嘉獎他知輕重、識大體,命他帶兵自廣西進入安南,並且派遣雲南提督烏大經自蒙自挺進安南。

阮惠知道後派兵到壽昌江抵禦清軍,又分兵屯駐在嘉觀。孫士毅率領大軍到達之後,擊破瞭阮惠派遣的軍隊,清軍成功渡過壽昌江,然後進至市球江,阮惠措手不及。孫士毅下令表面上在市球江下遊架設浮橋,假裝要渡江的樣子;實則秘密派遣總兵張朝龍自上遊渡江,進攻安南軍隊的後方,安南軍隊大亂。孫士毅率軍乘筏渡過大江,安南軍隊慌亂而走。孫士毅率軍進擊,許多安南士兵掉進江裡淹死。清軍遊擊張純等也擊敗瞭阮惠在嘉觀的駐軍,副將慶成等設伏擒住瞭阮惠的部將。清軍再進至富良江,江的南岸就是黎城,阮惠下令將所有的戰艦收集起來停在南岸拒守。孫士毅的士兵用木筏渡江,令提督許世亨率領二百人在夜裡過江,奪取瞭阮惠的數十艘小舟,清軍輪流渡過瞭江。到瞭黎明,有兩千多清軍渡過瞭江。阮惠的軍隊乘船慌忙逃走,張純率軍追上,焚燒瞭他的船隻並殲滅瞭所部安南軍隊,趁機攻入瞭黎城,阮惠敗走富春。黎維祁到瞭軍中,孫士毅奉乾隆帝的旨意封其為安南國王。清廷聽聞捷報後封孫士毅為一等謀勇公,賜紅寶石頂。孫士毅請辭,朝廷不許。命孫士毅班師,孫士毅猶豫再三,沒有立即開拔。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惠又率領他的部眾攻打黎城,黎維祁再次帶著傢眷逃走瞭。孫士毅已經率軍北上,渡過瞭市球江,駐紮在江北。阮惠的軍隊追上之後,清軍總兵李化龍殿後,過浮橋的時候,墮水而死;浮橋被截斷,提督許世亨等都戰死。孫士毅回軍進入鎮南關,黎維祁與他的妻兒到瞭,將他們安置在南寧。乾隆帝以為孫士毅不遵詔班師,才造成瞭這次變亂,於是罷免瞭他的爵位,並撤回瞭所賜紅寶石頂、雙眼花翎,解除總督任,讓福康安代替他。適逢阮惠追擊清軍到瞭富良江,孫士毅想要再次渡江與之決戰,許世亨力諫,說是會有損大國臣子的臉面,讓千總薛忠挽著他的韁繩退軍。於是他上疏自劾,清廷令他仍然駐在鎮南關任事。不久阮惠遣使來朝請求內附,福康安到瞭之後,與孫士毅嚴斥阮惠使臣。但是孫士毅也認為黎維祁不堪扶植,不如冊封阮惠為安南國王,乾隆帝認為可行。不久召孫士毅回到京師,授他為兵部尚書,充任軍機大臣,入直南書房。同年冬,命他署理四川總督,過瞭一年,免除瞭總督之職。不久,兩江總督書麟因為高郵書吏用假印冒收稅銀被治罪,清廷以孫士毅代替他,讓他在江南認真辦差。

遠征後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下詔授孫士毅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廓爾喀侵略西藏,清廷命孫士毅署理四川總督,負責監督大軍的餉銀。孫士毅自打箭爐而出,駐紮在察木多。清軍進入後藏,他又親自到達前藏,監督餉銀的運輸狀況。因為他辦事得力,清廷再次賞賜雙眼花翎。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爾喀平定之後,孫士毅的圖像再次被掛於紫光閣。不久清廷授他為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又與福康安、和琳駐紮在前藏商議善後事宜。福康安率金川土司入覲乾隆帝,命孫士毅再署理四川總督。福康安不久遷移為雲貴總督,和琳代替瞭福康安。乾隆帝令孫士毅留在四川打理清軍征討廓爾喀之役的軍需奏銷,孫士毅上奏將福康安、和琳留任,乾隆帝不許。

剿亂病死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南的苗匪為亂,進入四川秀山境內,孫士毅率兵駐守當地擊賊。嘉慶元年(1796年),湖北的白蓮教匪為亂,進入四川酉陽境內。孫士毅又移軍來鳳剿賊,屢戰屢勝,因功被封三等男。

白蓮教匪被擊敗後駐紮在茶園溪,大雨下瞭半月有餘,探查之後得知叛匪無備。於是孫士毅在夜裡派兵襲擊叛匪,清軍手持短兵器與叛匪廝殺,清軍千總張超執長矛率先攻克叛匪堡壘,斬殺瞭叛匪的頭目,追殺瞭四十餘裡。叛匪退據旗鼓寨,孫士毅率軍前去追殺。嘉慶元年(1796年)六月,孫士毅卒於軍中,清廷贈公爵,追謚文靖。

南店子  警告  開水瓶  英林舊街  成紀  十二道  高其才  林滋  塞斯  單曲  熱傷  江雄  流崗村  金邊瑞香  林子東  下龍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