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菜水餃
来源:74U閱讀網
在傢做避風塘炒蝦的的時候蒜要煸炒到略有些發黃才下入面包糠口感會更好,今天這道避風塘炒蝦,炒得金黃黃蒜蓉,再加上炸得酥脆的小蝦,連殼都能嚼得很香,是非常還將錯的下酒菜,當零食吃都是非常美味的。
避風塘炒蝦的做法圖解:
1、大蝦洗凈剪去蝦須蝦槍,挑沙線。加鹽,料酒,胡椒粉,薑,蔥醃15分鐘左右。
2、鍋中放油,油量要略寬些,油溫6、7成熱時,把蝦上拍上薄薄一層淀粉,放進去炸至變色後撈出。
3、把油再次加到8、9成熱,將蝦回鍋復炸後撈出瀝油備用。
4、鍋內留少許底油,下蒜末煸黃煸香。
5、倒入面包糠炒到金黃。
6、倒入炸好的蝦,加白糖,鹽調味後起鍋即可。
成品圖:
避風塘炒蝦怎麼做好吃技巧:
1、蒜煸炒到略有些發黃才下入面包糠,選用大顆粒的面包糠效果更好。
2、另外,炒好的面包糠也特別香,很好吃,所以量可以稍大些。
香港粵菜館的食譜之中,有一款常見的菜式叫“避風塘炒蟹”。香港不少食肆都大張旗鼓,以“避風塘風味”為號召,這個魅力不凡的“避風塘”,指的就是銅鑼灣避風塘。
每年6到9月,臺風會侵襲香港,為瞭避免出入香港的船隻遭到臺風侵襲, 60年代初,香港政府在維多利亞港修建船舶躲避臺風的港灣。那裡除瞭可以停泊50艘巨輪外, 還有許多小型船隻也會來此躲避臺風。這種避風的港灣有多個,其中最大的就是銅鑼灣,被當地人叫做避風塘。
後來,香港沿海的漁民, 在香港附近的水域很難捕獲到魚,僅靠捕魚已經難以為生。世代以大海為傢的漁民,舍不得離開大海。於是,漁民把目光瞄上瞭銅鑼灣,開始駕船來到銅鑼灣,支起爐灶,用漁傢特殊的烹調方式,經營特色美食。這其中最有名的就包含 “避風塘”系列菜式。80年代,避風塘菜式,也從香港被傳至日本,新加坡,美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內地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