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
来源:74U閱讀網
蝦餃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以一層澄面皮包著一至兩隻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優質美味的蝦餃一定要皮薄而軟,如果餃皮是半透明則更佳;蝦要爽口彈牙,餃內有少量汁液,全隻餃要夠熱則為最佳。(來源網絡)
主料:基圍蝦(500g),豬肉末(100g),小麥淀粉(100g),玉米淀粉(30g)
輔料:小蔥(適量),生薑(適量),豬油(適量)
原料圖。
蝦去殼剝仁,剔去蝦線,2/3蝦仁加入料酒去腥,糖,鹽調味,醃制20分鐘。1/3蝦仁剁成泥,與豬肉末拌勻,加入料酒去腥,鹽,糖調味,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醃制20分鐘。
醃好後的蝦仁倒入蝦泥中拌勻。
小麥淀粉與玉米淀粉3:1混合,加入沸水,攪拌成雪花狀。
蓋上蓋燜5分鐘。
燜好後,揉成團。
加入少許豬油揉勻。
揉成光滑的面團。
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用搟面杖搟成中間稍厚,外圍偏薄的片。
包入餡料,並放入一個整蝦仁。
包成月牙狀。
蒸鍋中墊上粽葉,將包好的蝦餃碼放整齊,大火蒸15分鐘即可。
1、蝦餃應用蝦仁和豬肥膘制作因嫌肥膩改用豬肉末代替2、豬油也可用色拉油替代3、蒸鍋中刷油或墊上防油佈以免沾粘4、面皮趁熱搟制餡料不宜包裹過多以免開裂5、蒸制的時間一般3—5個5分鐘左右數量多時時間增加基圍蝦做法技巧
1.整隻對蝦的烹調方法有紅燒、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後,可熘、炒、烤、煮湯,制成泥茸,可制蝦餃、蝦丸;
2.色發紅、身軟、掉拖的蝦不新鮮盡量不吃,腐敗變質蝦不可食;蝦背上的蝦線應挑去不吃。
基圍蝦的作用
補腎壯陽、
通乳抗毒、
養血固精、
化瘀解毒、
益氣滋陽、
通絡止痛、
開胃化痰。
豬肉做法技巧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到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3.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4.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絳蟲;
5.食用豬肉時後不宜大量飲茶,不但容易引起便秘,還增加瞭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對健康十分不利。
豬肉的作用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幹咳、便秘和難產。
豬肉食用禁忌
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玉米淀粉的作用
有豐富的谷胱甘肽,這是一種抗癌因子,在人體內能與多種外來的化學致癌物質相結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後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賴氨酸,可抑制腫瘤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