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心肌梗死
来源:74U閱讀網
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百科
:黴菌性腸炎多發於營養不良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小兒,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5次,少數可達10次,為黃色稀便,泡沫較多,帶有粘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大便鏡檢可見真菌抱子和菌絲,糞便培養可有真菌生長.病程多遷延,治療也比較麻煩.治療黴菌性腸炎應采用以下方法.(l)立即停用所有廣譜抗生素.(2)服用抗黴菌藥物.如制黴菌素每日5~10萬/千克體重,分3次服;克黴唑每日20~60毫克/千克體重,分3次服,其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偶可有手足麻木、白細胞減少等;龍膽紫每日l~2毫克/歲,口服,伴有鵝口瘡患兒先用3%蘇打水漱洗口腔後,再用1%龍膽紫塗口腔,每日2次,一般治療2~3天可痊愈;克黴靈每日20毫克/千克體重,分2次靜脈滴註.(3)調整腸道正常菌群藥物.如回春生每次l~2粒,每日3次,口服;米雅每次0.5~l克,每日3次口服;乳酶生每次0.3~0.9,每日3次日服.還可服用葉酸、培菲康、促菌生、媽咪愛等.(4)支持療法.伴有營養不良兒要加強支持療法,可少量輸血漿或入血白蛋白、小兒氨基酸、小兒脂肪乳等.伴有貧血者可反復少量輸鮮血.
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病因
致病菌因素(80%):
細菌性腸炎見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耶爾森氏菌(引起小腸結腸炎)、毛樣產芽胞桿菌、空腸彎曲桿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腸炎)等引起的腸炎.大腸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稱為大腸桿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發現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當作正常腸道菌群的組成部分,認為是非致病菌.
其他因素(20%):
細菌性腸炎常見的癥狀是腹痛,腹瀉乏力發燒等,一般著涼飲食不幹凈的食物,都可能會容易引起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癥狀
腸毒素性細菌性腸炎:病原體主要感染小腸,因此基本臨床表現是腹瀉次數較多,為大量水樣便,無膿血,一般無腹痛,無裡急後重感,常伴有嘔吐,容易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全身中毒癥狀較輕.
侵襲性細菌性腸炎:此類腸炎的基本臨床表現是:全身毒血癥明顯,有高熱,重癥病人可發生感染性休克.大便可呈粘液膿血便,便量少,便次多.腹痛明顯,呈陣發性絞痛.
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檢查
1、電解質檢查;
2、大便鏡檢;
3、嘔吐物檢查;
4
細菌性腸炎預防
1、搞好環境衛生,加強廁所及糞便管理,消滅蒼蠅孳生地,發動群眾消滅蒼蠅.
2、加強飲食衛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對個體及飲食攤販做好衛生監督檢查工作.
3、對集體單位及托幼機構的炊事員、保育員應定期檢查大便,做細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