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百科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引起,是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血清膽紅素由出生時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臨床上出現黃疸而無其它癥狀,1~2周內消退.成人血清膽紅素>34?mol/L(2mg/dl)時,鞏膜和皮膚可見黃染,新生兒由於毛細血管豐富,膽紅素>85?mol/L(5mg/dl)時才出現皮膚黃染.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病因

膽紅素生成多(25%):

膽紅素生成較多原因有:

(1)紅細胞破壞多:胎兒在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旁路膽紅素來源多.

(3)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肝功能不成熟(30%):

(1)肝攝取膽紅素能力差: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對膽紅素攝取不足.

(2)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膽紅素功能差: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易致膽汁淤積.

腸-肝循環因素(30%):

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且新生兒腸道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將腸道內的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結合膽紅素,後者又被腸壁吸收經門靜脈達肝臟.

由於上述特點,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不及成人,且膽紅素產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極易出現黃疸,尤其在缺氧,胎糞排出延遲,喂養延遲,嘔吐,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情況時會加重黃疸.

發病機制

生理性黃疸的發生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

1.膽紅素產生多:新生兒每天生成的膽紅素(8.5mg/kg)超過成人(3.8mg/kg)的2倍還要多.

2.血蛋白聯結運送不足:新生兒剛出生後存在或多或少的酸中毒,故常顯示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不足,特別是早產兒白蛋白水平偏低,如用藥不當,醫源性地加入瞭爭奪白蛋白的物質,使膽紅素運送受阻.

3.肝-臟對膽紅素的處理不良:如肝臟攝取,改造,排泄膽紅素的能力不足,在肝內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過程中一系列酶均需能量與氧氣,若新生兒產時,產後缺氧,寒冷損傷,酸中毒,以及感染時產生的毒素等情況發生,則酶功能受抑制,特別是起重要作用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在剛出生新生兒的肝內含量甚低,因而造成對膽紅素的處理不良.

4.肝-腸循環負荷大:因新生兒腸內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使結合膽紅素水解成未結合膽紅素在腸腔內被重新吸收,新生兒每天形成膽紅素約20mg,若胎糞排出延遲則膽紅素的肝-腸循環負荷增加.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癥狀

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

3.黃疸部位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5.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d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檢查

1.血清膽紅素,多次測定逐漸增高提示膽道閉鎖,若有波動或不規則地下降提示肝炎.

2.血清轉氨酶,早期明顯增高是提示肝炎.

3.其他實驗室檢查,血清5′-核苷酸酶明顯增高提示膽道閉鎖.血清甲胎蛋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腸引流液含有膽汁或膽酸可降外膽道閉鎖.脂蛋白-X(LP-X)陽性者提示膽道閉鎖.

4.靜註131I玫瑰紅37~148MBq(1~4μCi),收集3天糞便(不能混有尿液)測每分鐘計數,如>10%的註入量即可排除膽道閉鎖.

5.核素肝、膽掃描靜註99m锝標記的亞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後掃描,肝炎患兒的肝臟顯影緩慢而腸道出現放射性濃集,膽道閉鎖患兒肝顯影出現快,腸道不出現顯影.

6.B超,可發現總膽道管囊腫,如無膽囊提示膽道閉鎖.

7.肝活檢,肝結構基本正常,膽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膽道閉鎖.肝小葉結構紊亂、肝細胞壞死、多核巨細胞易見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爭取在2個月內施行,如無膽囊宜進一步探查.如有膽囊,應進行膽囊造影,如異常則作肝門空腸吻合術(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遲不超過3個月).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預防

生理性黃疸的預防方法

1、專傢提醒,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2、嬰兒出生之後應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3、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如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5、預防新生兒黃疸應該要註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6、註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狀,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7、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註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口紅  提壺  名不虛傳  國際標準  南山寺  永久禁言  橫平  允執厥中  法眼宗  琳懷  西落坡村  序號  警句  黃坑村  端線  小龍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