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蕪菁

蕪菁

蕪菁別名:葑,須,蕵蕪,䒠,蕘,大芥,蔓菁,葑蓯芥,九英菘,九英蔓菁,諸葛菜,五美菜,

蕪菁簡介:蕪菁,中藥名。為十字花科蕓苔屬植物蕪菁BrassicarapaL.的根或葉。植物蕪菁,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消食下氣,解毒消腫之功效。主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毒癰腫。

蕪菁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下氣,解毒消腫。

主治

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毒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搗汁飲。

外用:適量,搗敷。

註意事項

不可多食,令人氣脹。

藥理作用

1、抗菌及抗寄生蟲作用。

2、抑制甲狀腺素合成作用。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蕪菁北人名蔓菁,根、葉及子乃是菘類,與蘆菔全別,至於體用亦殊,今言蕪菁子似蘆菔,或謂蘆菔葉不堪食,兼言小薰體是江表不產二物,斟酌註銘,理喪其真爾。”

2、《日華子》:“蔓菁梗短,葉大,連地上生闊葉,紅色者是蔓菁。”

蕪菁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卒毒腫起,急痛,蕪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搗,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攪之出,敷腫,帛裹上,日再三易。(《肘後方》)

2、治毒熱腫,蕪菁根三兩,蕓薹苗葉根三兩。上二味,搗篩為散,以雞子清和貼之,幹即易之。(《外臺》引《近效方》)

3、治乳痛疼痛寒熱,蕪菁根葉,凈擇去土,不用洗,以鹽搗敷乳上,熱即換,不過三五度。冬無葉即用根。切須避風。(《兵部手集方》)

4、治男子陰卒腫痛,搗蕪菁根,若馬鞭草,敷,並良。(《肘後方》)

5、治瘰癧結核,久不瘥,蕪菁四十九枚,麒麟竭一兩。上二味,同於藏瓶存性燒過,地上出火毒。研細。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加至一錢匕。(《聖濟總錄》異效散)

6、治小兒頭禿瘡,不中水蕪菁葉,燒作灰,和豬脂敷之。(《千金要方》)

蕪菁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及翌年3月間采收,鮮用或曬幹。

蕪菁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肉質,膨大成球形、扁圓形或長橢圓形,直徑5-15cm。上部淡黃棕色,較光滑,下部類白色或淡黃色,兩側各有1條縱溝,溝中著生多數須狀側根,根頭部有環狀排列的葉痕。橫切面類白色,木質部占大部分,主要為薄壁組織。氣微,味談。葉多皺縮成條狀,基生葉展平後呈闊披針形,長20-50cm,羽狀深裂,裂片邊緣波狀或淺齒裂,表面藍綠色,疏生白色糙毛;葉柄長10-15cm,兩側有葉狀小裂片。質厚。氣微,味淡。

蕪菁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十字花科蕓苔屬植物蕪菁。

形態特征

植物蕪菁,別名地蔓菁《內蒙古植物志》,扁蘿卜、圓根(雲南、西藏),盤菜(浙江)。為二年生草本,高達100厘米;塊根肉質,球形、扁圓形或長圓形,外皮白色、黃色或紅色,根肉質白色或黃色,無辣味;莖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無毛。基生葉大頭羽裂或為復葉,長20-34厘米,頂裂片或小葉很大,邊緣波狀或淺裂,側裂片或小葉約5對,向下漸變小,上面有少數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銳刺毛;葉柄長10-16厘米,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莖生葉長圓披針形,長3-12厘米,無毛,帶粉霜,基部寬心形,至少半抱莖,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直徑4-5毫米;花梗長10-15毫米;萼片長圓形,長4-6毫米;花瓣鮮黃色,倒披針形,長4-8毫米,有短爪。長角果線形,長3.5-8厘米,果瓣具1顯明中脈;喙長10-20毫米;果梗長達3厘米。種子球形,直徑約1.8毫米,淺黃棕色,近種臍處黑色,有細網狀窠穴。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喜濕潤的砂質壤土,適應偏酸性土壤,要求濕潤環境。

古幣  沖坡  靈井  曹庵站  條文  小號手  社壩村  官高  城管  小苑  鬼附身  膀胱平滑肌  車聯  鄉村愛情  貝爾薩  中科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