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冬瓜子

冬瓜子

冬瓜子別名: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

冬瓜子簡介:冬瓜子,中藥名。為葫蘆科冬瓜屬植物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nb.)Cogn.的種子。食用冬瓜時,收集種子,洗凈,選成熟者,曬幹。具有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濕的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肺癰,腸癰,白濁,帶下,腳氣,水腫,淋證。

冬瓜子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濕。

主治

主要用於痰熱咳嗽,肺癰,腸癰,白濁,帶下,腳氣,水腫,淋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服。外用:研膏塗敷。

註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

種子含皂甙0.68%、脂肪、尿素、瓜氨酸等。同屬植物Benincasaccrifera種子的脂肪油中含亞油酸62.3%,油酸21.9%,飽和脂肪酸15.6%,種子中並分離出少量腺嘌呤,胡蘆巴堿等。

藥理作用

1、免疫促進作用:冬瓜子熱水提取後,經透析得透析內液,此液對小鼠淋巴細胞的致絲裂活性呈濃度依賴性。透析內液為B細胞致絲裂劑,有PBA(無性系B細胞激活劑)活性及佐劑活性,使PFC(寬斑形成細胞)數顯著增高,呈現免疫促進作用。

2、對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從冬瓜子中分離純化出胰蛋白酶抑制劑,得到4個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組分,其中兩個組分屬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劑。

相關論述

1、《本經》:益氣。

2、《別錄》:主煩滿不樂。

3、《日華子本草》:去皮膚風剝黑gAN,潤肌膚。

4、《綱目》:治腸癰。

5、《本草經疏》:能開胃醒脾。

6、《本草述》:主治心經蘊熱,小水淋痛,並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黃水出。

7、《本草從新》:補肝明目。

8、《本草述鉤元》: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凡腸胃內壅,最為要藥。

9、《山東中藥》:治腎臟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腳氣,水腫。

10、《中國藥植圖鑒》:罨痔疾腫痛,或洗滌。

冬瓜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葦莖(切,二升,以水二鬥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桃仁三十枚,瓜瓣(目前多用冬瓜仁)半升。上四味細切,內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當吐如膿。(《金匱要略》千金葦莖湯)

2、治腸癰膿未成,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大黃四兩,牡丹皮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斤,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3、治男子白濁,女子白帶:陳冬瓜仁炒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五錢。(《救急易方》)

4、治消渴不止,小便多:幹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水煎飲之。《摘元方》

5、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白瓜子七升,絹袋盛,攪沸湯中三遍,暴幹;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幹;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千金方》)

冬瓜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食用冬瓜時,收集成熟種子,曬幹。

炮制方法

1、冬瓜子:取原藥材,簸去雜質軟子及空殼,洗凈,或再切碎,曬幹。

2、冬瓜仁:取凈冬瓜子,剝去果殼,取種仁,用時搗碎

3、炒冬瓜子:取冬瓜子,微火炒帶黃色或微有香味。

冬瓜子保存方法

貯密閉容器中,置通風幹燥處,防蟲蛀及鼠咬。

冬瓜子藥材鑒別

鑒別

種皮外表皮細胞1列,近柵狀,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層10餘列薄壁細胞,壁微木化,具紋孔;內側為2-3列石細胞;通氣薄壁組織1列細胞,緊靠石細胞,細胞間隙較大;兩端有維管束;內表皮1列細胞。珠心表皮1列細胞,外被角質層,內側為殘存的珠心及胚乳。中央有2枚子葉,細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藥材性狀

種子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扁平,長1-1.5cm,寬0.5-1cm厚約0.2cm。表面黃白色,略粗糙,邊緣光滑(單邊冬瓜子)或兩面外緣各有1環紋(雙邊冬瓜子)。一端稍尖,有2個小突起,較大的突起上有珠孔,較小的為種臍,另一端圓鈍。種皮稍硬而脆,剝去種皮,可見子葉2枚,白色,肥厚,胚根短小。體輕,富油性。氣無,味微甜。以顆粒飽滿、色白者為佳。

飲片性狀

1、冬瓜子:參見藥材性狀。

2、炒冬瓜子:形如冬瓜子,表面微黃,略具香氣。

冬瓜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冬瓜屬植物冬瓜。

形態特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長約6m。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5-20cm,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葉片腎狀近圓形,寬15-30cm5-7淺裂或有時中裂,裂片寬卵形,先端急尖,邊緣有小齒,基部深心形,兩面均被粗毛,葉脈網狀,在葉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鄭須生於葉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長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單生於葉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辯論,裂片三角卵形,邊緣有鋸齒,反折;花冠黃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絲分生,花藥卵形,藥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長圓筒形或長卵形,密被黃褐色長硬毛,柱頭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質,長圓柱狀或近球形,長25-60cm,徑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蠟質白粉。種子多數,卵形,白色或淡黃色,壓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佈區域

全國大部地區均產。

生長見習

喜溫暖氣候。耐熱,怕澇,忌低溫。宜選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不宜在低窪地栽種。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術

春播於2-3月,秋播於7月上旬,以春播為宜。種子經浸種、催芽,在苗床或營養缽上育苗。當瓜苗長3-4片真葉時,按行株距2m×1m開穴移栽,每1hm2植4500株左右。

病蟲防治

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為害根部、藤蔓、葉子,防治方法參見黃瓜條。

崩坎  敬數歲時嘗  送子  連疇蘆村嶺  還珠合浦  記得少年那  毛花蕘花  植物血凝素  溝傢寨  旋毛蟲  路連雲  汽配  嘴裂  本地下載  外經  為善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