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白螺螄殼

白螺螄殼

白螺螄殼別名:白螺殼,鬼眼睛,

白螺螄殼簡介:白螺螄殼,中藥名。為田螺科環棱螺屬動物方形環棱螺Bellamya quadrata(Benson)及其同屬動物的貝殼。具有化痰,和胃,斂瘡的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胃痛,反胃,吐酸,瘰癧,潰瘍,燙火傷,疳瘡。

白螺螄殼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和胃,斂瘡。

主治

痰熱咳嗽,胃痛,反胃,吐酸,瘰癧,潰瘍,燙火傷,疳瘡。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9g;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化學成分

貝殼主要含碳酸鈣(CaCO3)。

相關論述

1、朱丹溪:“治痰積及胃脘痛。”(引自《綱目》)

2、《綱目》:“治反胃膈氣,痰嗽,鼻淵,脫肛,痔疾,瘡癤,下疳,湯火傷。”

3、《飲片新參》:“化熱痰,治膈氣疼痛,利水熱。”

4、《現代實用中藥》:“治胃痛及胃酸過多。”

白螺螄殼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卒得咳嗽:白螺或白蜆殼,搗為末。酒服方寸。(《肘後方》)

2、治濕痰心痛:白螺螄殼去泥沙,火煅為細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下。(《醫學正傳》)

3、治膈氣疼痛:陳白螺螄殼燒研。每服一錢,酒下。(《綱目》白玉散)

4、治諸瘡爛濕不收:白螺螄殼,火燒存性,敲碎,去殼內泥土,研極細摻之。(《本草匯言》)

白螺螄殼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收集年久色白的螺殼,晾幹。

白螺螄殼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

白螺螄殼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

貝殼呈圓錐形,高2.5-4cm,殼頂尖,螺層6-7層,各層膨脹,有棱並有不很明顯的橫斜線紋,縫合線明顯。外表光滑,殼口歪,卵圓形,表面灰白色,體輕,質脆。氣微,味甘。

飲片性狀:

1、白螺螄殼:呈不規則形的碎塊片,大小不一,向內卷曲或呈螺旋狀。外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的可見環狀棱線;內表面較光滑,灰白色或黃白色。質堅硬,斷面不平坦,角質樣,灰白色。氣微,味淡。

2、煅白螺螄殼:形狀同白螺螄殼,灰白色或青灰色,質松脆,斷面白色。氣微,味微咸。

白螺螄殼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田螺科環棱螺屬動物方形環棱螺及其同屬動物。

形態特征

貝殼中等大小,全體呈長圓錐形。殼質厚,極堅固。殼高26-30mm,殼寬14-17mm。殼頂尖,螺層7層,縫合線深,體螺層略大;殼面黃褐色或深褐色,有明顯的生長線及較粗的螺棱。殼口卵圓形,邊緣完整。靨角質,黃褐色,卵圓形,其上有同心環狀的生長紋。

分佈區域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當曲  浮華背後  發票  紫傢  接化發  讓風吹  星甸壩西  偷錄  書諾  真誠的人  真心話大冒  龍門鎮  探險傢  天人之際  拆不散  蒲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