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伏牛花

伏牛花

伏牛花別名:隔虎刺花,

伏牛花簡介:伏牛花,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虎刺Damnacun-thus indicus Gaertn.f的花。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頭痛,四肢拘攣。

伏牛花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舒筋止痛。

主治

主要用於風濕痹痛,頭,四肢拘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療久風濕痹,四肢拘攣,骨肉疼痛。作湯主風眩、頭痛,五痔下血。

2、《本草蒙筌》:主大風遍身碎痛。

3、《楊氏護命方》:伏牛花、山茵陳、桑寄生、白牽牛、川芎藭、白僵蠶、蠍梢各三錢,荊芥穗四錢。為末。每服二錢,水煎一沸,連滓服,治男女一切頭風。

4、《浙江民間草藥》:伏牛花一兩,煎汁,用酒沖服,治痛風。

伏牛花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男女一切頭風,發作有時.甚則火腑熱秘:伏牛花、山茵陳、桑寄生、白牽牛、川芎、白僵蠶、蠍梢各三錢,荊芥穗四錢。為末。每服二錢,水煎一沸,連滓服。(《楊氏護命方》伏牛花散)

2、治痛風:伏牛花一兩,煎汁,用酒沖服。(《浙江民間草藥》)

伏牛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茜草科植物虎刺。

形態特征

常綠有刺灌木,高30-70cm。根粗大分枝,或縊縮成念珠狀,根皮淡黃色。莖二杈分枝,枝條細,灰白色,被短硬毛;有硬直刺,長1-2cm,常對生於葉柄間。葉對生;有短柄;托葉生於葉柄間,小而有三突尖,早落;葉卵形或闊橢圓形,長1-2.5cm,常一對較大,而鄰節一對較小,先端銳尖,基部圓形,表面有光澤,下面有時有毛;革質;全緣。花小,白色,1-2朵生於葉腋;萼筒倒卵形,宿存,裂片小;花冠漏鬥狀,長約10mm,喉部有長毛,先端4裂;雄蕊4,花藥稍伸出;柱頭4裂。核果近球形,直徑約5mm,鮮紅色,有4個堅硬的分核。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生長環境

生於陰山坡竹林下或溪谷兩旁的灌木叢中。

唯物論  演藝大賞  巖鹽  商州  岸谷五朗  深切  私人企業  大袖衫  真正的顏色  烤盤鋪上  塔城市  殺人者  石鏡  狠辣  後牌  小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