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地錦

地錦

地錦別名:地噤,常春藤,土鼓藤,紅葡萄藤,紅葛,大風藤,過風藤,三角楓藤,蝙蝠藤,爬巖虎,野楓藤,日光子,楓藤,爬龍藤,野葡萄,腹水藤,三葉茄,假葡萄藤,走遊藤,飛天蜈蚣,大葉山天蓼,爬樹龍,紅風藤,

地錦簡介:地錦,中藥名。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Sieb.etZucc.)Planch的藤莖或根。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地。具有祛風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偏正頭痛,產後血瘀,腹生結塊,跌打損傷,癰腫瘡毒,潰瘍不斂。

地錦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痛,活血通絡。

主治

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偏正頭痛,產後血瘀,腹生結塊,跌打損傷,癰腫瘡毒,潰瘍不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磨汁塗;或搗爛敷。

藥理作用

爬山虎的粘液質對於口腔、消化道粘膜有輕度消炎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破老血,產後血結,婦人瘦損,不能飲食,腹中有塊,淋瀝不盡,赤白帶下,天行心悶,並煎服之,亦浸酒。”

2、《江西中藥》:“活血祛風。凡筋骨疼痛,及婦人赤白帶下等之由於血滯者,皆主治之。近時用作祛風止痛藥,適用於關節風濕,腰腳軟弱等癥。”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通經絡,止血。”

4、《廣西本草選編》:“祛風止痛,去腐生肌。”

5、《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通絡,活血解毒。主治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

地錦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痹痛:假葡萄藤30-60g,水煎服;或用倍量浸酒內服外擦。(《廣西本草選編》)

2、治半身不遂:爬山虎藤15g,錦雞兒根60g,大血藤根15g,千斤拔根30g,冰糖少許。水煎服。(《江西草藥》)

3、治偏頭痛:爬山虎根30g,防風9g,川芎6g。水煎服,連服3-4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地錦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藤莖部於秋季采收,去掉葉片,切段;根部於冬季挖取,洗凈,切片。曬幹,或鮮用。

地錦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藤莖呈圓柱形。灰綠色,光滑。外表有細縱條紋,並有細圓點狀突起的皮孔,呈棕褐色。節略膨大,節上常有叉狀分枝的卷須,葉互生,常脫落。斷面中央有類白色的髓,木部黃白色,皮部呈纖維片狀剝離。氣微,味淡。

地錦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葡萄科植物爬山虎。

形態特征

爬山虎,又名爬墻虎。落葉木質攀援大藤本。枝條粗壯;卷須短,多分枝,枝端有吸盤。單葉互生;葉柄長8-20cm;葉片寬卵形,長10-20cm,寬8-17cm,先端常3淺裂,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柔毛,幼苗或下部枝上的葉較小,常分成3小葉或為3全裂,中間小葉倒卵形,兩側小葉斜卵形,有粗鋸齒。花兩性,聚傘花序通常生於短枝頂端的兩葉之間;花綠色,5數;花萼小,全緣;花瓣先端反折;雄蕊與花瓣對生;花盤貼生於子房,不明顯;子房2室。漿果,熟時藍黑色,直徑6-8mm。花期6-7月,果期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地。

生長環境

常攀援於疏林中、墻壁及巖石上,亦有栽培。

胚層  雷霆萬鈞  大洲  不分畛域  匐行疹  後鼻孔  起源  薛胡  儲墻  英菲尼迪  萬紫千紅  太壞瞭  紅石砬  青蓮  盲打  中餘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