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水茴香

水茴香

水茴香別名:田根草,水薄荷,水八角,水荊芥,水波香,皺葉石龍尾,

水茴香簡介:水茴香,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大葉石龍尾Limnophilarugosa(Roth)Merr.的全草。具有健脾利濕,理氣化痰的功效。主治水腫,胃痛,胸腹脹滿,咳嗽氣喘,小兒乳積,瘡癤。

水茴香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利濕,理氣化痰。

主治

水腫,胃痛,胸腹脹滿,咳嗽氣喘,小兒乳積,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化學成分

1、莖葉含精油,主要成分為芳樟醇,愛草腦,順式及反式茴香腦,茴香醛,茴香丙酮,丁香烯,葎草烯,異愈創木烯。

2、花莖的精油中含胡椒酚甲醚,茴香醛及其他5種成分。

3、地上部分及根含5-羥基-7,8,2′,4′-四甲氧基黃酮,三十一烷醇,熊果酸,白樺脂醇,白樺脂酸,石吊蘭素,去甲氧基蘇打基亭。

藥理作用

由本植物全草提取的石吊蘭素(Ⅰ)3.1mg/kg,靜脈註射,對麻醉的正常大鼠和自發性高血壓大鼠均有顯著的降血壓作用,用藥後大鼠的平均動脈壓在30min內大約下降6.65kPa(50mmHg)。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水腫,行周身血氣。”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寬腸理氣,利尿消腫。治蓄水膨脹。”

3、《四川常用中草藥》:“健胃,順氣,解鬱,利尿。治風濕熱邪頭痛,水腫,虛腫,胃氣痛,胸腹脹滿等癥。”

4、《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表,祛風除濕,止咳止痛。主治感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支氣管炎,胃痛;外用治天皰瘡。”

水茴香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水腫(包括腎炎水腫):水茴香、臭茉莉根、海金沙藤、雞矢藤、地骷髏、白茅根各30g。水煎服(有腹水者,加腹水草、葫蘆殼、半邊蓮各15g)。

2、治脘腹氣脹,胃痛:水茴香、南五味子根、徐長卿各9g(胃痛加青木香、烏藥)。水煎服。

3、治濕阻脾胃:水茴香15g,藿香、陳皮、南五味子根、樟樹根各9g。水煎服。(1-3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水茴香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水茴香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全草長10-50cm。莖黃棕色,略呈四方形,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髓。葉多脫落或皺縮卷曲,灰棕色,對光梘之有多數透明腺點,揉之具八角茴香氣。氣香,味微甘。

以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水茴香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玄參科石龍尾屬大葉石龍尾。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全株無毛或疏被毛,具芳香。根莖橫走,多須根。莖直立,分枝,略呈四方形。葉對生;葉片卵形、菱狀卵形或橢圓形,長3-9cm,寬1-5cm,先端鈍至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淺鋸齒,背面有腺點;葉柄長1-2cm,具狹翅。花無梗,無小苞片,通常聚集成頭狀;總花梗長2-30mm;苞片近於匙狀長圓形,近無柄,比葉小;花萼長約7mm,萼齒5,狹披針形,後方一枚最大;花冠紫紅色或藍色,長達1.6cm,上唇先端凹缺,下唇3裂;藥空略分離,花柱纖細,先端固柱狀而被柔毛。蒴果橢圓形,略扁,長約5mm,淺褐色。種子扁平,不規則卷迭,具網紋。花、果期8-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產於四川、廣西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水旁、山谷、草地。

人臉解鎖  分裂情感性  增溶  碎碎平安  怪屋  長句  魚池  大人物  張合  工地上的女  隔著玻璃  曲阜縣  化莊  巡視員  丹砂  合蕊冠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