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桂花

桂花

桂花別名:木犀花,金桂,銀桂,月桂,

桂花簡介:桂花,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的花。具有溫肺化飲,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桂花功效作用

功能

溫肺化飲,散寒止痛。

主治

用於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泡茶。外用:適量,煎湯含漱或蒸熱外熨。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β-水芹烯、橙花醇、二氫-β-鳶尾酮等;尚含蠟質,其中分離得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櫚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

相關論述

1、《綱目》:“同麻油蒸熟,潤發及作面脂。”

2、《本草匯言》:“散冷氣,消瘀血,止腸風血痢。凡患陰寒冷氣,瘕疝奔豚,腹內一切冷病,蒸熱佈裹熨之。”

3、柴裔《食鑒本草》:“益陽消陰,平肝補腎。”

4、《國藥的藥理學》:“除口臭及視物不明。”

5、《安徽中草藥》:“散寒破結,溫肺止咳。主治胃寒腹痛,瘰癧。”

6、《浙江藥用植物志》:“治痰飲喘咳,經閉腹痛。”

桂花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木犀花、百藥煎、孩兒茶。作膏餅噙。(《綱目》)

2、治口臭:桂花6g,蒸餾水500ml,浸泡一晝夜,漱口用。(《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胃寒腹痛:桂花、高良薑各4.5g,小茴香3g。煎服。(《安徽中草藥》)

相關藥品

固腸膠囊、苦豆子油搽劑、跌打傷科酒。

相關方劑

桂花餅(《醫學入門》卷三)、桂花散(《直指》卷六)、桂花湯(《局方》卷十)、合香丸(《醫統》卷六十三)、和氣地黃湯(《宣明論》卷十二)。

藥膳食療

桂花糖燉雪梨杏脯:

1、材料:雪梨200克,杏10克,桂花糖20克。

2、做法:雪梨去核切塊,杏脯切條,將杏脯放在雪梨上,註入適量清水,用保鮮膜將碗口封住,電蒸鍋註水燒開,放入食材,蓋上鍋蓋,調轉旋鈕定時蒸20分鐘,待時間到取出,去除保鮮膜,加入桂花糖即可。

3、功效:散寒潤肺、化痰止咳。

桂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開花時采收,揀去雜質,陰幹,密閉貯藏。

桂花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

桂花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花小,具細柄;花萼細小,淺4裂,膜質;花冠4裂,裂片矩圓形,多皺縮,長3-4mm,淡黃至黃棕色。氣芳香,味淡。以身幹、色淡黃、有香氣者為佳。

桂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木犀科木犀屬植物木犀。

形態特征

木犀:又名九裡香、巖桂、桂。常綠喬木或灌木,最高可達18m。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對生,葉柄長0.8-1.2cm;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cm,寬2.6-4.5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近於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2,寬卵形,質厚,長2-4mm,具小尖頭,基部合生;花梗細弱;花極芳香;花萼鐘狀,4裂,長約1mm,裂片稍不整齊;花冠裂片4,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橘紅色,長3-4mm,花冠管僅長0.5-1mm;雄蕊2,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藥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mm,花柱長約0.5mm。果歪斜,橢圓形,長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分佈區域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產我國西南部。

琵琶  坑園村  胰凝乳蛋白  睪丸實質  追上去  薔薇科  魔獸  多祥鎮  鵝肉  局限化  瀝溪北  漁民村  清林  隔世情緣  羅珦  味兒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