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馬蹬草

馬蹬草

馬蹬草別名:過橋草,還陽草,小石韋,

馬蹬草簡介:馬蹬草,中藥名。為鐵角蕨科植物過山蕨(CamptosorussibiricusRupr.)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幹。生於海拔200-2000m的山地林下潮濕的巖石壁上,分佈東北、華北及陜西、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味淡,性平,歸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偏癱、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神經性皮炎、下肢潰瘍等病證。

馬蹬草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化瘀,止血解毒。

主治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偏癱,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神經性皮炎,下肢潰瘍等病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研末,每次1g,每日3次。外用:適量,研末撒。

藥理作用

1、擴血管作用。

2、其他作用馬蹬草總黃酮對離體兔腸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對ADP誘導血小板聚集功效有抑制作用。

3、毒性。

馬蹬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子宮出血:馬蹬草葉三至七片,水煎,打雞蛋茶喝,輕者一天一次,重者一天二次;或用葉五片,研末,開水沖服。

馬蹬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幹。

馬蹬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鐵角蕨科植物過山蕨。

形態特征

小型植物,高10-20cm。根狀莖短,直立,頂部密生狹披針形黑褐色小鱗片。葉簇生,二型,草質,兩面無毛;營養葉較短,葉片披針形或矩圓形,長1-2cm,寬5-8mm,鈍頭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能育葉有長柄,葉片披針形,長10-15cm,寬5-8mm,先端漸尖,並延伸而著地生根,產生新株。孢子囊群生於網脈的一側或兩側;囊群蓋短條形或矩圓形,膜質,全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2000m的山地林下潮濕的巖石壁上。

大架子  足球運動員  利珠  蒸煮  年至  見獨  懸浮液  堇色  窯灣街  科寧路  李屋  青蛇  奉倩神傷  鬥酒學士  能文能武  李小龍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