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待宵草

待宵草

待宵草別名:月見草,夜來香,山芝麻,香待霄草,待霄草,水芝麻,線葉月見草,月下草,

待宵草簡介:待宵草,中藥名。為柳葉菜科植物待宵草OenotherastrictaLedeb.exLink的根。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祛風舒筋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雀目,風濕痹痛。

待宵草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清熱,平肝明目,祛風舒筋。

主治

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雀目,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用於感冒風熱,咽喉腫痛,風濕疼痛。”

待宵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熱感冒:待宵草15g,桑葉12g,菊花12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鮮(待宵草)根、鮮玄參、土牛膝各30g。水煎,分多次咽服。(《湖南藥物志》)

3、治風濕筋骨疼痛:待宵草15g,筋骨草15g,水蜈蚣15g,野地瓜根15g,箭桿風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附註

同屬植物槌果月見草OenotheratetrapteraCav.根入藥,與本品功效相似。

待宵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挖取根部,去凈泥土,曬幹。

待宵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待宵草。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主根發達,近木質。莖直立粗壯,被毛。葉叢生或互生,基生葉叢生,具枘,莖生葉互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下部葉為線狀倒披針形,上部葉為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cm左右,寬1-1.5cm,兩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具不規則疏鋸齒。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或枝頂,鮮黃色,無柄,夜間開放、有香氣;萼筒延伸於子房之上,裂片4,披針形,長約2cm,開花時常兩片相連,反卷;花瓣4,近倒心形,長約3cm,先端微凹缺;雄蕊8,等長;子房下位,柱頭4裂。蒴果圓柱形,略有2鈍棱,被毛,長2-3cm,直徑約5mm。花期4-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國各地,自東北至西南、華東、華南等地區庭院均栽種。

生長環境

生於庭院或田野,多栽培,並有逸為野生。

生長見習

喜陽光及溫暖氣候。宜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秋均可播種,而以秋播為宜。小苗需防寒越冬,翌春再移植。

大孫散  流水落花  北淇水  三義鄉  潮樂路蘆潮  尕莊  朝凱  香菇燉雞  油漆廠  圓周角  罰時  拼搏精神  路新梅  雲紋石斑魚  春鳶路鄭通  禦龍灣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