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斑花杓蘭

斑花杓蘭

斑花杓蘭別名:

斑花杓蘭簡介:斑花杓蘭,中藥材名。為蘭科植物紫點杓蘭Cypripedium guttatum Sw.的花或全草。具有鎮靜止痛,發汗解熱的功效。主治神經衰弱,癲癇,小兒高熱驚厥,頭痛,胃脘痛。

斑花杓蘭功效作用

功能

鎮靜止痛,發汗解熱。

主治

神經衰弱,癲癇,小兒高熱驚厥,頭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浸酒。

化學成分

含銅(0.1%),錳(0.1%),鈦(0.01%),鋁(1%),鐵(2%),矽(1.2%)。

相關論述

《長白山植物藥志》:花之酊劑有很強的鎮靜作用,對各種神經、精神障礙,特別是癲癇有療效。對兒童高燒所致的驚厥也有效,治頭痛,上腹痛,並有發汗解熱及利尿作用;莖治胃痛並能刺激食欲;莖與花可治療癌癥。

斑花杓蘭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挖,洗凈,晾幹。

斑花杓蘭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杓蘭屬植物紫點杓蘭。

形態特征

陸生植物,高15-25cm。根狀莖橫走,纖細。莖直立,破短柔毛,在靠近中部具2枚葉。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cm,寬2.5-4.5cm,先端急尖或漸尖,背脈上疏被短柔毛。花單生,白色而具紫色斑點,直徑常不到3cm;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1.5-2.2cm;合萼片近條形或狹橢圓形,長1.2-1.8cm,先端2齒。背面被毛,邊緣具細緣毛;花瓣幾乎和合萼片等長,半卵形、近提琴形、花瓶形或斜卵狀披針形,長1.3-1.8cm,內面基部具毛;唇瓣幾乎與中萼片等大,近球形,內折的側裂片很小,囊幾乎不具前面內彎邊緣;退化雄蕊近橢圓形,先端近截形或微凹;柱頭近菱形;子房被短柔毛。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山東、山西、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高寒山區林下或草地。

花船  單傢  全球衛星  西漢  卵類粘蛋白  葛東  東泗  榮耀時刻  聖經裡的秘  血紅蛋白  梨樹  新年音樂會  報告班長  峽州  中外合資  結節性癢疹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