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鱉卵

鱉卵

鱉卵別名:

鱉卵簡介:鱉卵,中藥材名。為鱉科動物中華鱉Trionyxsinensis(Wiegmann)或山瑞鱉T.steindachneriSiebenrock的卵。具有補陰,止痢的功效。主治小兒久瀉久痢。

鱉卵功效作用

功能

補陰,止痢。

主治

小兒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2-6個。

相關論述

1、《本草蒙筌》:“鹽淹煮吞,補陰虛亦驗。”

2、《綱目》:“鹽藏煨食,止小兒下痢。”

3、《醫林纂要·藥性》:“治久瀉久痢。”

鱉卵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小兒久瀉久痢:鱉卵用鹽水泡過煮熟,每日吃3次,每次吃2個,或煮粥吃。(《廣西藥用動物》)

鱉卵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8月產卵期在河、湖及池塘岸邊收集,鮮用或冷藏。

鱉卵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

形態特征

1、中華鱉:體呈橢圓形或近卵圓形,成體全長約30-40cm。頭尖,吻長,形成吻突呈短管狀;鼻孔位於吻突前端,上下頜緣覆有角質硬鞘,無齒,眼小;瞳孔圓形,鼓膜不明顯,頸部可長達70mm以上,頸基部無顆粒狀疣,頭、頸可完全縮入甲內。背腹甲均無角質板而被有革質軟皮,邊緣具柔軟的較厚結締組織,俗稱裙邊。背面皮膚有突起小疣,成縱行棱起,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對,肋板8對,無臀板,邊緣無緣板相連。背部骨片沒有完全骨質化,肋骨與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於肋板外側。四肢較扁平,前肢5指;內側三指有外露的爪;外側二指的爪全被皮膚包裹而不外露,後肢趾爪生長情況亦同,指、趾間具蹼而發達。雄性體較扁而尾較長,末端露出於裙邊;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邊。泄殖肛孔縱裂。頭頸部上面橄欖綠色,下面黃色,下頜至喉部有黃色斑紋,兩眼前後有黑紋,眼後頭頂部有10餘個黑點。體背橄欖綠色或黑櫬色,具黑斑,腹部肉黃色,兩側裙邊處有綠色大斑紋,近尾部有兩團豌豆大的綠色斑紋。前肢上面橄欖綠色;下面淡黃色,後肢上面色較淺。尾部正中為橄欖綠色,餘皆為淡黃色。2、山瑞鱉:體近圓形,當體重9kg時,長、寬達36cm×21cm,體重大者可達20kg。體背隆起,皮膚粗糙,體背、邊緣、頸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質鼓釘狀突起;體後部的鼓釘更大而密。邊緣肉質裙邊甚為肥厚。四肢粗壯,側扁。尾短,略呈扁圓錐形,基部寬,末端尖。體灰黑色、墨綠色、紫黑色或黑青蓮色。頭、四肢烏黑色或墨綠色。腹面烏黑色帶紫,具深色斑塊。

分佈區域

1、中華鱉:除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見報道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2、山瑞鱉: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人工制造

1、生物學特性:鱉的體色隨棲息的環境而變化,呈保護色。主要用肺呼吸,營水陸兩棲生活,在水中間歇浮到水表面交換空氣。性膽怯,喜安靜,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常爬到岸上曬背,雜食性,但喜食動物的餌料,如魚蝦及其他動物的內臟等。水溫在25-33℃時,攝食旺盛,生長迅速,水溫低於15℃時停止攝食,低於12℃時,伏於水底泥中冬眠。2、養殖技術:鱉為雌雄異體,夏季是鱉的繁殖季節,交配後每年5-8月為產卵期。雌鱉常於晚上在岸邊的松軟泥沙灘上掘穴產卵,然後用沙覆平,每穴7-30枚。自然孵化期50-60d。可人工采卵孵化,溫度控制在26-36℃,濕度在75%-85%,則孵化期縮短為40-50d孵化率高達90%。3、飼養管理:鱉有自相殘食的習性,因此按大小分級飼養,飼養密度不可過大。稚鱉期飼料要求營養豐富,易消化,以蚯蚓、熟蛋黃、動物下腳料為好。池水3-5d換1次。幼鱉、成鱉期攝食量大,5-10月每日投餌2次。親鱉按雌雄4∶1或3∶1放養,加強秋後的營養,有利於提前發情、交配、產卵。

紅衣女子  茅亭  巾幗不讓  荷蘭豆  蔥段  戊申  萬縣  短褐  楊公塢  望洋興嘆  禦寶  福德  虎亭村  燴豌豆  鄉會官塘  潛穎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