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扛板歸根

扛板歸根

扛板歸根別名:杠板歸根,河白草根,

扛板歸根簡介:扛板歸根,中藥名。為蓼科植物扛板歸PolygonumperfoliatumL.的根。全國均有分佈。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對口瘡,痔瘡,肛瘺。

扛板歸根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

主治

對口瘡,痔瘡,肛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止咳作用

4.解痙作用

5.降血壓作用

6.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

《福建民間草藥》:“治痔瘡瘺管:扛板歸鮮根八錢至一兩二錢(幹品六至八錢)。炒焦,放冷後,和紅薯燒酒十兩至一斤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一次。或取根和瘦豬肉四至六兩,紅薯燒酒十至十二兩,燉兩小時,飯前服,日服一次。”

《福建中草藥》:“治對口瘡,鮮扛板歸根二兩,水煎服;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

扛板歸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對口瘡:鮮扛板歸根60g,水煎服;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2.治痔瘡瘺管:扛板歸鮮根24-36g(幹品18-24g),炒焦,放冷後和紅薯燒酒300-500g燉lh。飯前服,每日服1次。或取根和瘦豬肉120-180g,紅薯燒酒300-360g,燉2h。飯前服,每日服1次。(《福建民間草藥》)

3.預防稻田皮炎:河白草根45g,石菖蒲根莖30g,煎水洗手足。(南藥《中草藥學》)

4.治水腫:杠板歸根120g,水煎熏洗,暖睡取汗;另用冬瓜子、車前子、白茅根、陳葫蘆殼、冬瓜皮、海金砂各15g,水煎服。(《江西草藥》)

扛板歸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挖根部,除凈泥土,鮮用或曬幹。

扛板歸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蓼科植物扛板歸。

形態特征

扛板歸:多年生蔓生草本,長1-2m。全株無毛;莖有棱,棱上有倒鉤刺。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幾與葉片等長;托葉鞘葉狀,圓形或卵形,抱莖,直徑2-3cm;葉片近三角形,長、寬均為2-5cm,淡綠色,下面葉脈疏生鉤刺,有時葉緣也散生鉤刺。短穗狀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兩性花;花小,多數,具苞,苞片圓形,花被白色或淡紅色,5裂,裂片卵形,果時增大,肉質,變為深藍色;雄蕊8;花柱3叉狀。瘦果球形,暗褐色,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全國均有分佈。

生長環境

生於荒蕪的溝岸、河邊及村莊附近。

外傷  熱愛人民  五小  共康路  外西  廣場上的鴿  聖天空戰記  疑義  心意相通  膠質  孤琴候蘿徑  水稻  夷山  凱旋路  響水澗  南瑤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