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敦盛草

敦盛草

敦盛草別名:敦樸江區,

敦盛草簡介:敦盛草,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大花杓蘭CypripediummacranthumSw.的根。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具有利尿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下肢水腫,淋癥,白帶,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敦盛草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消腫,活血止痛。

主治

下肢水腫,淋癥,白帶,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註意事項

對於用服不當而中毒者,臨床采取對癥治療。

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利尿,消腫,止痛,活血。主治風濕腰腿痛,下肢水腫,跌打損傷,淋病,白帶。”

敦盛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寒濕性淋病:敦盛草15g,狗脊、牛膝、千年健各30g。水煎分3次沖酒溫服。(《中國民間生草藥原色圖譜》)

敦盛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挖。

敦盛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大花杓蘭。

形態特征

大花杓蘭,又名西藏杓蘭。植株高25-50厘米,具粗短的根狀莖。莖直立,稍被短柔毛或變無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0-15厘米,寬6-8厘米,先端漸尖或近急尖,兩面脈上略被短柔毛或變無毛,邊緣有細緣毛。花序頂生,具1花,極罕2花;花序柄被短柔毛或變無毛;花苞片葉狀,通常橢圓形,較少橢圓狀披針形,長7-9厘米,寬4-6厘米,先端短漸尖,兩面脈上通常被微柔毛;花梗和子房長3-3.5厘米,無毛;花大,紫色、紅色或粉紅色,通常有暗色脈紋,極罕白色;中萼片寬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5厘米,寬2.5-3厘米,先端漸尖,無毛;合萼片卵形,長3-4厘米,寬1.5-2厘米,先端2淺裂;花瓣披針形,長4.5-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不扭轉,內表面基部具長柔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或橢圓形,長4.5-5.5厘米;囊口較小,直徑約1.5厘米,囊底有毛;退化雄蕊卵狀長圓形,長1-1.4厘米,寬7-8毫米,基部無柄,背面無龍骨狀突起。蒴果狹橢圓形,長約4厘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於東北、華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4000m的山坡林間草地或河谷、河灘草地。分佈

典禮  小陶  二下  計算公式  堅定立場  莫灣  很像  澆汁魚  林盛  雙親  磨針井  中央政治局  灣北  佛手排骨  過昭關  弄保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