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小葉楊

小葉楊

小葉楊別名:明楊,山白楊,南京白楊,

小葉楊簡介:小葉楊,中藥名。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楊PopulussimoniiCarr.的樹皮。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具有祛風活血,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證,跌打腫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小葉楊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

主治

用於風濕痹證,跌打腫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加離體心臟的冠脈血流量;增加血漿復鈣時間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

2、抗炎鎮痛作用。

相關論述

《救荒本草》:“青清楊樹,在處有之。今密縣山野間亦多有,其樹高大,葉似白楊樹葉而狹小,色青,皮亦頗青,故名青楊。其葉味微苦。救饑:采葉渫熟,水浸,作成黃色,換水淘洗,油鹽調食。”

小葉楊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曬幹。

小葉楊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樹皮呈筒狀,厚1-3mm。嫩皮灰綠色,表面有圓形皮孔及縱紋,偶見枝痕;老皮色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溝狀裂隙。內表面黃白色,有縱向細密紋。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苦。

小葉楊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楊柳科植物小葉楊。

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20m,胸徑50cm以上。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時暗灰色,溝裂;樹冠近圓形。幼樹小枝及萌枝有明顯棱脊,常為紅褐色,後變黃褐色,老樹小枝圓形,細長而密,無毛。芽細長,先端長漸尖,褐色,有粘質。葉菱狀卵形、菱狀橢圓形或菱狀倒卵形,長3-12cm,寬2-8cm,中部以上較寬,先端突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或窄圓形,邊,緣平整,細鋸齒,無毛,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綠或微白,無毛;葉柄圓筒形,長0.5-4cm,黃綠色或帶紅色。雄花序長2-7cm,花序軸無毛,苞片細條裂,雄蕊8-9(25);雌花序長2.5-6cm;苞片淡綠色,裂片褐色,無毛,柱頭2裂。果序長達15cm;蒴果小,2 (3)瓣裂,無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

生長環境

一般多生於2000m以下,最高可達2500m,沿溪溝可見。

草海桐科  漢南一中  燉肉  巴爾坎  芽接  京源  想不透  芳樹  孔馬  匹茲堡  那時花開  生產隊  癡情  Tom  黑峪溝  卓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