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緬茄

緬茄

緬茄別名:沔茄,木茄,

緬茄簡介:緬茄,中藥名。為豆科緬茄屬植物緬茄Afzeliaxylocarpa(Kurz)Craib的成熟種子。植物緬茄,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赤眼,眼生雲翳,瘡毒,火熱牙痛。

緬茄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赤眼,眼生雲翳,瘡毒,火熱牙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酒、水磨塗。

相關論述

《滇略》:“緬茄枝葉皆類傢茄,結實似荔枝核而有蒂,土人雕刻其上而系之。”(引自《綱目拾遺》)

緬茄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疔瘡走動,毒攻入內,不知人事,但有氣者,沔茄一枚,用瓷碗盛黃酒,將茄於碗內,磨得下磨不下,隻管於酒內磨一鐘熱茶時,將酒裝入長頸錫壺內,再入連須蔥二根,牙咬不令斷,白豇豆七粒。如蕎麥開花時加入蕎麥七粒,別時不用。又用小麥,令眾人口嚼成面筋,封固壺口,放水鍋內煮一柱香,取出熱服出汗,愈後靜四五日效。(《良朋匯集》)

緬茄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果實成熟後采摘,剝取種子,曬幹。

緬茄植物學信息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高12-25m,有時可達40m。樹皮褐色或灰棕色,有灰白色斑點;小枝被白粉。葉互生,偶數羽狀復葉;總葉柄長2.5-3cm;小葉2-5對,對生,小葉柄短,長不及5mm;小葉片卵形、闊橢圓形至近圓形,長5-8cm,寬3.5-6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圓,紙質。總狀圓錐花序,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短柔毛;苞片和小總苞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大小相等,長約6mm,宿存;花萼裂片長圓形;花瓣淡紫色,倒卵形至近圓形,旗瓣1片;能育雄蕊7,基部稍合生,花絲長3-3.5cm,下部被柔毛;子房上位,被毛,花柱長而突出。莢果長橢圓形,略扁,長10-12cm,寬6-7cm,厚4cm,棕褐色,木質,堅硬。種子2-3顆,扁圓形,長寬均約2.5cm,厚約1.5cm,種皮黑褐色,基部有一角質、堅硬的假種皮狀種柄,其長略等於種子。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

學術交流  中膜  箭穿  去花店  槎塘村  運動水壺  羅漢  定點停車  亞威面業  手術中  林珍娜  麗澤路  彌陀  宮門口  前孫莊  基礎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