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蔞油

蔞油

蔞油別名:蔞葉油,

蔞油簡介:蔞油,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蒟醬PiperbetleL.之葉經蒸餾而得的芳香油。蒟醬生於陰濕森林中,分佈於雲南、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具有活血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癰腫,耳痛,跌打損傷,梅毒,痔漏。

蔞油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消腫,止痛。

主治

用於癰腫,耳痛,跌打損傷,梅毒,痔漏。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塗搽、滴耳;或以消毒棉球蘸擦或敷貼。

藥理作用

1、有較弱的抗菌作用。

2、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

3、松弛平滑肌。

相關論述

《綱目》:“利膈開胃,沙河豚毒。”

《醫林纂要》:“開胃,行水。”

蔞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手足紅腫或疼:以蔞葉油揉擦,用佈包裹。

2、治耳痛:滴耳。

3、治刀傷刺傷:以棉花浸蔞油貼裹傷處。

4、治背癰及癤毒、楊梅毒瘡、漏痔:貼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潰膿。

蔞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葉全年均可采收,切片,經蒸餾而得芳香油。

蔞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胡椒科植物蒟醬。

形態特征

蒟醬:又名浮留藤、扶留藤、蔞藤。藤本,長達數米。枝梢近木質,莖無毛,常綠,攀援,節上常生根。葉互生,大而厚,紙質至革質,背面及嫩葉脈上有密細腺點;葉柄長2-5cm,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葉片闊形至卵狀長圓形,上部的有時為橢圓形,長7-15cm,寬5-11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淺心形或上部的有時鈍圓,兩側相等至稍不等,腹面無毛,背面沿脈上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葉脈7條,最上1對通常對生,少有互生,離基0.7-2cm從中脈發出,餘者均基出,網狀脈明顯。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開花時幾與葉片等長;總花梗與葉柄等長,花序軸被短柔毛;苞片圓形或近圓形,稀倒卵形,近無柄,盾狀,直徑1-1.3mm;雄蕊2,花藥腎形,2裂,花絲粗,與花藥等長或較長;雌花序長約3-5cm,於果期延長,直徑約10mm,花序軸密被毛,苞片與雄花序的相同;子房下部嵌生於肉質花序中並與其合生,先端被柔毛,柱頭通常4-5,披針形,長約0.6mm,被絨毛。漿果,先端稍凸,有絨毛,下部與花軸合生成為一柱狀、肉質、帶紅色果穗。花期5-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雲南、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蒟醬:生於陰濕森林中。

尺有所短  勤豐橋  宏泰鉑郡西  三小強  西吳苑  肘肌  儲氣站  坂口健太郎  短日照  泰祥街  鋼筋混凝土  日文  何進  三角嘴  方寸之地  地球之夜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