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百科

早產兒貧血是指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在生後一年內發生的貧血.這與胎兒期各種生理功能發育更不完善有關.早產兒臍血平均血紅蛋白值為175g/L±16g/L(17.5g/dl±1.6g/dl),與足月兒相似.生後短期內血紅蛋白迅速下降,出生體重1.2~2.5kg的早產兒在生後5~10周血紅蛋白值為80~100g/L(8.0~10.0g/dl),出生體重1.2kg以下早產兒在生後4~8周血紅蛋白值為65~90g/L(6.5~9.0g/dl).貧血早產兒如無癥狀,進食良好,體重增加,有人稱之為早產兒生理性貧血,不必治療.但由於早產兒生理性貧血發生機制與足月兒不完全相同,且常出現癥狀,因而有人認為應屬非生理性,需要進行幹預.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病因

生理因素(30%):

可能與早產兒紅細胞壽命較足月兒更短;生長迅速,血漿容量擴張,導致血液稀釋;紅細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可能是其基因表達調節障礙,亦可能是靶細胞對其敏感性低下所致.

病理因素(20%):

除上述生理原因外,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營養因素;②疾病因素;③醫源性失血,如早產兒體重為1.5kg,總血容量約為150ml,抽血量如累積達7.5~15ml,失血量達5%~10%總血容量,1kg嬰兒抽血1ml相當成人抽血70ml.

發病機制

1.生理性因素

(1)紅細胞生成素:腎外部位產生的紅細胞生成素對貧血繼發的低氧環境不敏感,出生時紅細胞生成素產生的部位由腎外(多數在肝臟)轉移到腎臟,在早產兒,這種轉移延遲,導致血紅蛋白進一步下降.

紅細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可能是其基因表達調節障礙,亦可能是靶細胞對其敏感性低下所致.

(2)生長迅速:血漿容量擴張,導致血液稀釋.

(3)紅細胞數量少:早產兒出生時每公斤體重平均紅細胞數較足月兒低.

(4)氧耗量少:早產兒氧耗量較足月兒少,他們對氧的低需求允許在貧血中表現出的低攜氧能力.

(5)紅細胞壽命短:早產兒出生時體內貯存維生素E量少,並持續至生後2~3個月,維生素E缺乏時,紅細胞膜的脂類過氧化物損傷胞膜而使紅細胞壽命縮短.

2.病理性因素

(1)營養因素:出生前營養物質儲備不足,出生後由於吸吮和消化能力差致攝入營養不足.

①鐵:對妊娠各期研究發現,胎兒儲鐵率大約和其體重增加呈正比例,所以整個妊娠期胎兒維持恒定鐵含量75mg/kg,並以3種形式存在,即血紅蛋白鐵,組織鐵及儲存鐵,在無貧血嬰兒,總鐵量75%以血紅蛋白鐵形式儲存,1g血紅蛋白含3.4mg元素鐵,出生時紅細胞量低的嬰兒,其鐵儲存量亦低且決定生後血液學狀態,體重<1400g的早產兒,骨髓可染鐵的研究發現出生時可染鐵少,到第8周骨髓內已不能見到含鐵血黃素;而足月兒骨髓鐵儲存到20~24周方耗盡,因此早產兒較足月兒缺鐵出現早.

②銅:胎兒肝內銅的儲存量在妊娠最後12周增加,因此早產兒常有銅缺乏,血漿中90%以上的銅在正常情況下是與銅藍蛋白結合,可促進鐵的吸收及儲存鐵的釋放,銅缺乏亦可產生低色素性小細胞貧血,且有中性粒細胞減少.

③維生素E:是一種抗過氧化劑,對維持紅細胞膜的完整性很重要,嬰兒出生時血清值為7.2~16.8?mol/L,是母親維生素E值的1/3~1/2,嬰兒愈小其缺乏程度愈大,出生體重3500g小兒體內維生素E儲存量為20mg,而出生體重1000g者,儲存量僅3mg.

④葉酸:新生兒血清葉酸水平高於成人2~3倍,由於生長迅速,代謝活力高,需要量為成人的4~10倍,生後3~4周內常降至缺乏范圍,低體重兒下降更快,因其肝儲存量僅159mg,而足月兒為224?g,早產兒<1500g者,血清葉酸降低導致“葉酸缺乏"的發生率為10%~30%,在生後3個月內見到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2)疾病因素:疾病致攝入不足,消耗增加.

(3)醫源性失血:醫源性失血對低體重兒來講,其量相對多,這些均說明早產兒易早期發生缺鐵,如早產兒體重為1500g,總血容量約為150ml,抽血量如累積達7.5~15ml,失血量達5%~10%,1000g嬰兒抽血1ml相當成人抽血70ml.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癥狀

1.貧血癥狀

蒼白,喂養困難,體重不增,氣促,心動過速,活動減少,呼吸暫停等.

2.水腫

少數病例有下肢,足,陰囊,顏面輕度水腫.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檢查

1.血常規

一般為正細胞正色素貧血,網織紅細胞正常或升高.

2.血漿促紅細胞生成素

正常4~25U/L,早產兒降低且與貧血程度不成比例.

3.血清鐵蛋白

正常3個月前194~238?g/L,低於10~20?g/L,提示缺鐵.

常規做胸片檢查,除外肺部炎性改變,心電圖有心律增快,B超可發現肝脾增大.

早產兒貧血預防

1.發生在產前的胎-母失血(是胎兒失血最常見類型)胎-胎輸血,病因和機制尚不明確,發現羊膜穿刺,外倒轉,靜脈註射催產素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可發生,除積極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外,其他操作應慎重,並註意鑒別本癥的發生,以及時采取有效診治措施.胎-胎輸血若能在產前確診,受血胎兒穿刺抽取過多的羊水,可緩解癥狀,並為病因治療的方法.

2.發生在產時和產後的失血,應提高接生技術,加強圍生期保健,防止難產和早產,生後常規補充維生素K等均為有效措施.

3.加強孕期和圍生期保健,孕母平衡膳食、防治營養素的缺乏,防止早產,防止醫源性失血,如頻繁抽血做過多不必要的化驗檢查等.

酒不醉人人  苦集滅道  寅虎卯兔  小六  杜度  雨霧  棋瓦路  下單  徐周村  彩屯  上戴  墻匡村  半影  幹澀  北極星  高壓線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