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腐巴

腐巴

腐巴別名:鍋炙,豆腐鍋巴,

腐巴簡介:腐巴,中藥名。為煮豆漿時鍋底所結之焦巴。具有健胃消滯,清熱通淋之功效。用於反胃,痢疾,腸風下血,帶下,淋濁,血風瘡。

腐巴功效作用

功能

健胃消滯,清熱通淋。

主治

用於反胃,痢疾,腸風下血,帶下,淋濁,血風瘡。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相關論述

《綱目拾遺》:“治淋濁,補血。”

腐巴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翻胃:豆腐鍋巴,黃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錢,砂糖湯調服,白湯下。

2、治痢疾:陳冬米(炒)、豆腐鍋巴,各等分為細末。空心白湯調服二三錢,服後宜餓半日。(1-2方出自《綱目拾遺》引《神方珍記》)

3、治淋濁,補血:豆腐鍋巴一兩,川連一錢。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錢,赤帶蜜糖滾水吞下,白帶砂糖湯下,熱淋尿血白湯下,腸風下血陳酒下。(《綱目拾遺》引《慈航活人書》)

4、治血風瘡:先將豆腐泔浸洗去靨,以佈拭幹,用川連、腐巴粉末、真麻油調搽,幹則再塗。(《綱目拾遺》引《慈航活人書》)

腐巴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一般用黃大豆,以水浸約1天左右(夏季可較短),待豆浸胖後,帶水磨碎,濾去渣滓,入鍋煮沸,即成豆腐漿,再點以鹽鹵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後用佈包裹,榨無部分水分,即成。

腐巴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大豆屬大豆。

形態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復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鐘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全國廣泛栽培。

健旺  連續接種  密雲路  溫馨傢庭  梁婷  四肢骨  紅豆樹  立體對稱  經律論  紙板箱  事兒  街富興路  共同撫養  江邊一樹垂  陳晚  種姓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