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醬

醬別名:

醬簡介:醬,中藥名。為用大豆、蠶豆、面粉等作原料,經蒸罨發酵,並加入鹽水制成的糊狀食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蛇蟲蜂螫毒,燙火傷,癘瘍風,浸淫瘡,中魚、肉、蔬菜毒。

醬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

主治

蛇蟲蜂螫毒,燙火傷,癘瘍風,浸淫瘡,中魚、肉、蔬菜毒。

用法用量

1、調敷;或化汁塗。

2、內服:湯飲化服。

註意事項

不宜多食。

化學成分

醬以大豆或面粉為主要原料,每100g醬的般化學組成如下:

1、豆瓣醬:水分39g,蛋白質20.9g,脂肪1.2g,碳水化合物2g,灰分24.9g,鈣245mg,磷174mg,鐵16.1mg,硫胺素0.05mg,核黃素0.78mg,煙酸2.1mg。

2、甜面醬:水分47g,蛋白質5.8g,脂肪1.2g,碳水化合物37g,灰分6.3g,鈣32ng,磷104mg,鐵5.7mg。醬的成分可概括如次:含氮物質有蛋白質,多肽,肽。氨基酸有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谷氨酸等;此外,尚有腐胺,屍胺,腺嘌呤,膽堿,甜菜堿,酪醇,酪胺和氨。糖類以糊精、葡萄糖為主,也含少量戊糖、戊聚糖。大豆約含18%脂肪,在制醬過程中,基本上無變化,故醬中所含脂肪,基本上都存在於豆瓣中。醬中所含酸類,其揮發者有甲酸、乙酸、丙酸等;不揮發者有乳酸、琥珀酸、曲酸等。其他有機物質有乙醇,甘油,維生素,有機色素等;無機物除多量的水、食鹽外,尚有隨原料帶入的硫酸鹽、磷酸鹽及鈣、鎂、鉀、鐵等。

相關論述

1、《別錄》:“主除熱,止煩滿,殺百藥、熱湯及火毒。”

2、《食療本草》:“主火毒,殺百藥。”

3、《日華子》:“殺一切魚、肉、菜蔬、蕈毒;並治蛇、蟲、蜂蠆等毒。”

4、《綱目》:“能制食物之毒。”“醬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飛蛾蟲蟻入耳;塗猢犬咬及湯火傷灼未成瘡者有效;又中砒毒,調水服解。”

5、《本草匯言》:“祛時行暑熱、癘毒、瘴氣。”

6、《本草求真》:“解腎熱邪。”

7、《本草再新》:“除一切熱毒,殺蟲消腫。”

8、《隨息居飲食譜》:“治胎氣上沖,及虛逆嘔吐,亦解鴉片毒。”

醬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百藥、百蟲、百獸之毒損人者:豆醬,水洗去汁,以豆瓣搗爛一盞,白湯調服;再以豆瓣搗爛,敷傷損處。(《方脈正宗》)

2、治人卒中煙火毒:黃豆醬一塊。調溫湯一碗灌之。(《本草匯言》)

3、治湯火燒灼未成瘡:豆醬汁敷之。(《肘後方》)

4、治癘瘍風:醬清合石硫黃細末。口日揩之。(《外臺》)

5、治手足指掣痛不止:醬清和蜜溫塗之。(《千金方》)

6、治輕粉中毒,服輕粉口破者:以三年陳醬,化水頻漱之。(《瀕湖集簡方》)

7、治浸淫瘡癬:醬瓣和人尿塗之。(《千金方》)

8、治妊娠下血:豆醬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古今錄驗方》豆醬散)

9、治妊娠尿血:豆醬一大盞(微焙令幹),生幹地黃二兩。上為末,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海上方》)

醬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用大豆、蠶豆、面粉等作原料,經蒸罨發酵,並加入鹽水制成。

非必須氨基  興德  正市  大竇橋南  彥嬌  路南蘆  海鮮城  留白  威縣  四羥基黃酮  枸橘  睡眠過度  雙城區  白金漢宮  華僑村  蕭杭路蕭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