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蓬子菜

蓬子菜

蓬子菜別名:黃牛衣,鐵尺草,月經草,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喇嘛黃,土茜草,白茜草,

蓬子菜簡介:蓬子菜,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verumL.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癢的功效。主治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閉,帶下,毒蛇咬傷、蕁麻疹,稻田皮炎。

蓬子菜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癢。

主治

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閉,帶下,毒蛇咬傷、蕁麻疹,稻田皮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塗。

化學成分

1、根含甲基異茜草素櫻草糖甙,蓬子菜根雙糖甙即是紫茜素-3-羧酸櫻草糖甙,蓬子菜根甙即是偽紫茜素葡萄糖甙。

2、地上部分含環烯醚萜類成分:車葉草甙,水晶蘭甙,桃葉珊瑚甙,6-乙酰基雞屎藤次甙,雞屎藤次甙甲醚,去乙酰基交讓木甙,都桷子甙;有機酸成分:根皮酸,2-哌啶酸,綠原酸;黃酮類成分:蕓香甙,喇叭茶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槲皮素-7-葡萄糖甙,槲皮素-3,7-二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3、開花期地上部分的環烯醚萜類成分有:車葉草甙,水晶蘭甙,雞屎藤次甙,去乙酰基車葉草甙酸,都桷子甙酸,車葉草甙酸,交讓木甙,Ⅴ1環烯醚萜,即10-去乙酰基-10-對羥基苯丙酰基車葉草甙和Ⅴ3環烯醚萜,即3,4-二氫車葉草甙。另含揮發油,內含甲基香草醛,向日葵素。

藥理作用

全草有利膽作用,其有效成分車葉草甙具有緩瀉及降壓作用。對蓬子菜采用不同溶媒所得的提取物進行抑菌試驗,結果表明:以水提取法抑菌效果為最強,水提醇沉法略有抑菌作用,醇提法則無抑菌作用。其新鮮植物的液汁或煎劑,外用可治皮疹。

相關論述

1、《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消腫祛瘀,解毒止癢。主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

2、《吉林中草藥》:“活血通經,解毒,利尿。治癰腫疔瘡,跌打損傷,經閉,崩漏,帶下,黃疸,蛇咬傷。”

3、《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等癥。”

4、《內蒙古中草藥》:“利尿,通經。主治經閉,腹水。”

蓬子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傳染性肝炎:蓬子菜30g,茵陳30g,板藍根15g。水煎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治癤瘡走黃:蓬子菜15g。黃酒煎,每日服2次,將渣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3、治急性蕁麻疹:①蓬子菜15g,水煎服;或鮮品搗汁擦患處。(《內蒙古中草藥》)②蓬子菜、地膚子各10g,水煎服;或各30g,水煎洗浴。(《山西中草藥》)

蓬子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蓬子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彎曲,主根不明顯,支根多條叢生於根莖,長約15cm,直徑0.2-0.5cm。表面灰褐色或淺棕褐色,有細皺紋,外皮剝落處顯出橙黃色木部。質稍硬。斷面類白色或灰黃色,用擴大鏡觀察可見多數小孔,並有同心排列橙黃色環紋。氣微,味淡。

蓬子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茜草科拉拉藤屬蓬子菜。

形態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莖粗短,根圓柱形,粗長而彎曲,稍木質。莖叢生,基部稍木質化,四棱形,幼時有柔毛。葉6-10片,輪生;無柄;葉片線形,長1-5cm,寬1-2mm,先端急尖,上面稍有光澤,僅下面沿中脈二側被柔毛,邊緣反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狀,稍緊密;花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花具短柄;萼筒全部與子房愈合,無毛;花冠輻狀,淡黃色,花冠筒極短,裂片4,卵形,雄蕊4,伸出;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2,扁球形,直徑約1.8-2mm,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道地產區

產於四川、江蘇、陜西,以及東北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及曠野草地。

立躍路陳  分水鎮  磨沖塘  石崗鎮  僑匯  情初  密詔  托佈  不實之詞  金禾街  躲安  歸元寺  華耀城  博來黴素  飛新  階級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