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短柄菝葜

短柄菝葜

短柄菝葜別名:土茯苓,金剛豆藤,土萆薢,

短柄菝葜簡介:短柄菝葜,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托柄菝葜Smilaxdiscotis的根莖。分佈於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祛風,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熱痹,足膝腫痛,血淋,崩漏。

短柄菝葜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主治

風濕熱痹,足膝腫痛,血淋,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利濕,補虛益損,活血止血。”

2、《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風濕,血崩,血尿。”

短柄菝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土茯苓、海金砂根各15g,龍須草1.5g,鐵筷子0.9g,松樹根9g。泡酒服。(《貴州草藥》)

2、治血崩:土茯苓、大夜關門、算盤子根、朱砂蓮根各15g。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癆弱幹瘦:土茯苓、餓螞蝗根各30g,閻王刺根1.5g。燉雞或燉鱉1個吃。(《貴州草藥》)

短柄菝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幹。

短柄菝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長5-15cm,直徑3-8cm。表面紅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基。質堅硬。切片形狀不規則,厚約2mm,切面淡紅棕色。氣微,味微澀。

短柄菝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植物托柄菝葜。

形態特征

灌木,多少攀援。莖長0.5-3米,疏生刺或近無刺。葉紙質,通常近橢圓形,長4-10(20)厘米,寬2-5(10)厘米,基部心形,下面蒼白色;葉柄長3-5(-l5)毫米,脫落點位於近頂端,有時有卷須;鞘與葉柄等長或稍長,寬3-5毫米(一側),近半圓形或卵形,多少呈貝殼狀。傘形花序生於葉尚稍幼嫩的小枝上,通常具幾朵花;總花梗長1-4厘米;花序托稍膨大,有時延長,具多枚小苞片;花綠黃色;雄花外花被片長約4毫米,寬約1.8毫米,內花被片寬約1毫米;雌花比雄花略小,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6-8毫米,熟時黑色,具粉霜。花期4-5月,果期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50-2100m的林下、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

賢女廟  十兄弟  拆裝  我們相信  甲緣  胰淀粉酶  密愛  舊館  怕打雷  幫理不幫親  笛卡爾坐標  於錦  北醫  遊樂園  梅兜  貝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