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狼尾巴花

狼尾巴花

狼尾巴花別名:重穗排草,活血蓮,紅四毛草,狼巴草,紅絲毛,酸溜子,狼尾花,血經草,鐵梗將軍,百日瘡,

狼尾巴花簡介:狼尾巴花,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虎尾草LysimachiabarystachysBunge的全草或根莖。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活血利水,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狼尾巴花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利水,解毒消腫。

主治

月經不調,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註意事項

《陜西中草藥》:“孕婦忌服。”

藥理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治白帶,小便不利。”

2、《華山藥物志》:“治腰扭傷,風濕性關節炎,痛經,急性淋巴管炎。”

狼尾巴花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病筋骨疼痛,乳腺炎,無名腫毒,咽喉炎腫痛,肺膿瘍和水腫等。

相關配伍

1、治月經不調,痛經:狼尾巴花、益母草各9g,月季花、馬鞭草各6g。水煎服。(《華山藥物志》)

2、治淋巴結核,小兒疳熱:鮮狼尾巴花30g,雞蛋1個同煮熟,蛋、湯同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3、治血帶:血經草15g,馬齒莧12g,四葉葎9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狼尾巴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花期采挖,陰幹或鮮用。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曬幹。

狼尾巴花藥材鑒別

鑒別

~全草長40-100cm。根莖細長,紅棕色,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褐綠色,有柔毛。葉長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11cm,寬6-20mm,灰綠色或黃綠色。總狀花序頂生,常彎曲呈狼尾狀;花白色,花萼和花冠均5裂。氣微,味微苦。~以葉色綠、有花者為佳。~

藥材性狀

全草長40-100cm。根莖細長,紅棕色,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褐綠色,有柔毛。葉長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11cm,寬6-20mm,灰綠色或黃綠色。總狀花序頂生,常彎曲呈狼尾狀;花白色,花萼和花冠均5裂。氣微,味微苦。

以葉色綠、有花者為佳。

狼尾巴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報春花科植物虎尾草。

形態特征

虎尾草,又名狼尾珍珠菜。多年生草本,具橫走的根莖,全株密被卷曲柔毛。莖直立,高30-100厘米。葉互生或近對生,長圓狀披針形、倒披針形以至線形,長4-10厘米,寬6-22毫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楔形,近於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常轉向一側;花序軸長4-6厘米,後漸伸長,果時長可達30厘米;苞片線狀鉆形,花梗長4-6毫米,通常稍短於苞片;花萼長3-4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長圓形,周邊膜質,頂端圓形,略呈嚙蝕狀;花冠白色,長7-10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約2毫米,裂片舌狀狹長圓形,寬約2毫米,先端鈍或微凹,常有暗紫色短腺條;雄蕊內藏,花絲基部約1.5毫米連合並貼生於花冠基部,分離部分長約3毫米,具腺毛;花藥橢圓形,長約1毫米;花粉粒具3孔溝,長球形[(29-31.5)×(20-24)微米],表面近於平滑;子房無毛,花柱短,長3-3.5毫米。蒴果球形,直徑2.5-4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灌叢或海邊田梗。

生長環境

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靶器官  始祖  情梟的黎明  隨機存取存  省工  火輪  天文  翻板  傢系  恒浩達  燈炮廠  路曲阿路  結伴同遊  吸附性  三胡  一朝一夕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