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梁士彥 北周大臣

梁士彥 北周大臣

本 名:梁士彥

別 稱:梁柱國持節

字 號:字相如

所處時代:北周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安定郡烏氏(今甘肅涇川縣)

出生時間:515年

去世時間:586年

主要成就:征討北齊、剿滅尉遲迥

最高官職:都督使持節、總管三十二州諸軍事

梁士彥(515-586年),字相如,安定郡烏氏(今甘肅省涇川縣)人。北周大臣、名將。

少時仗義,剛烈果敢,好讀兵書,涉獵經史。積累軍功,拜為儀同三司。隨從北周武帝宇文邕東征,攻取晉州,進位柱國,授晉州刺史,封郕國公,進位上柱國。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後,以為徐州刺史,擒捉瞭陳朝名將吳明徹,奪取淮南之地。從平尉遲迥叛亂,遷相州刺史。

忠心於北周,反對楊堅篡位。開皇六年,聯合杞國公宇文忻、舒國公劉昉圖謀反叛,事泄被殺,時年七十二。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梁士彥字相如,安定烏氏人(今甘肅涇川縣)。年少時行俠仗義,不願在州郡做官。性情剛烈果敢,喜歡評判別人的是非曲直。好讀兵書,並涉獵經史。北周時憑軍功拜為儀同三司。

征討北齊

北周武帝宇文邕將要與北齊作戰,聽說梁士彥勇敢果決,便把他從扶風郡守提升為九曲鎮將,進位上開府,封為建威縣公,北齊人對他非常畏懼。不久,調任熊州刺史。後來隨宇文邕攻下晉州,進位柱國,拜使持節,晉、絳二州諸軍事,晉州刺史。

宇文邕回京後,北齊後主高緯親自統領六軍圍困晉州。梁士彥孤軍死守晉州,外無援兵,軍心震恐,仍慷慨自若。高緯調集所有精銳部隊攻打,城樓全部被摧毀,城墻僅剩下七、八尺高瞭。雙方將士有時短兵相接,有時兵馬相交沖進殺出。梁士彥看形勢危急,便對將士們說:“看來今天要戰死在這裡瞭,那就讓我作你們的表率吧!”於是將士們勇烈奮發,喊殺聲驚天動地,無不以一當百。齊軍漸漸退卻。梁士彥趁機命令自己的妻妾、城中軍民和兒童一道日夜搶修城防,三天就修復瞭城墻。宇文邕也在這時率大軍趕到,齊軍於是解圍,撤退到城東十餘裡的地方安營紮寨。梁士彥拜見宇文邕,撫摸著他的胡須,流著淚說:“我差一點見不到陛下瞭!”武帝也淚流滿面。當時,宇文邕認為將士們已十分疲憊,想要班師。梁士彥拉住馬韁勸諫說:“現在北齊軍隊遁逃,軍心動搖,趁著他們的畏懼心理而乘勝追擊,一定能夠大獲全勝。”武帝采納瞭他的建議,派大軍大舉進發。宇文邕握著梁士彥的手說:“我現在擁有晉州,是平定齊國的基地。如果不鞏固晉州,事情就不好辦瞭。我不擔心前線,隻怕後方發生變故。你替我好好守住它。”等到平定北齊後,封他為郕國公,進位上柱國、雍州主簿。

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後,任命他為東南道行臺、使持節、總管三十二州諸軍事、徐州刺史。

他與烏丸軌一起在呂梁擒捉瞭陳將吳明徹、裴忌。又率軍攻下黃陵,平定瞭淮河以南的地方。

滅尉遲迥

楊堅作丞相時,他改任亳州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尉遲迥發動叛亂,朝廷任命他為行軍總管,隨韋孝寬出征平叛。到河陽,與叛軍對峙。梁士彥命令傢僮梁默等數人作為先鋒,自己帶部屬跟隨而進。大軍所向披靡,乘勝追擊到草橋,尉遲迥又糾合自己的部隊抵抗,梁士彥率部進擊,大敗叛軍。等到圍住鄴城,從北門攻入,又馳馬打開西門,放宇文忻部入城。平定尉遲迥叛亂後,又授官相州刺史。

效死周朝

丞相楊堅猜忌他,沒多久把他調回京師。他在傢閑居,無事可做。他自恃功高,心懷怨恨,和宇文忻、劉昉等人圖謀反叛。打算率領僮仆,在宗廟祭祀之前,趁高祖車駕出來之時,圖謀起事。又想在蒲州起兵,攻取黃河以北的地方,拿下黎陽關,阻斷河陽要道,攔截朝廷征調的佈帛去做軍需,招募流寇來充當兵士。他外甥裴通事先知道他們謀反的事而上奏高祖。高祖沒有宣揚這事,任命梁士彥為晉州刺史,想觀察他的動靜。

梁士彥高興地對劉昉等人說:“這是天賜良機啊!”又請求高祖讓儀同薛摩兒做長史,高祖答應瞭他。

梁士彥後與眾公卿一起朝見高祖,高祖令衛士從官列中把梁士彥、宇文忻、劉昉等抓瞭起來,責問他們說:“你們這些人圖謀反叛,怎麼敢產生這種想法?”

梁士彥等起初還不認罪。當時恰好薛摩兒被押到瞭,於是當廷對質。薛摩兒把謀反的經過全部講瞭出來。並說:“他的二兒子梁剛流淚苦苦勸諫他不要謀反,三兒子叔諧卻說:‘作猛獸就要作獸中之王。’”

梁士彥聽後,臉色驟變,回頭對薛摩兒說:“是你殺瞭我啊!”於是伏法被殺,終年七十二歲。

南沙區  肖傢營  誇誇其談  不可一世  糯米球  牤牛營  木楠壩  古巷村  移山  小怪物  梅幹菜燒肉  紫霄  經營活動  福氣  治湖  關心愛護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