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狀土木香
来源:74U閱讀網
鬼針草別名: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鉆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脫力草,
鬼針草簡介:鬼針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鬼針草BidensbipinnataL.的全草。全國廣佈。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泄瀉,痢疾,黃疸,腸癰,疔瘡腫毒,蛇蟲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鬼針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泄瀉,痢疾,黃疸,腸癰,疔瘡腫毒,蛇蟲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倍量;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塗;或煎水熏洗。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鬼針草註射液有一定是鎮痛作用,但其強度不及嗎啡。
2、抗高血脂及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動脈血栓形成有明顯的作用。
3、抗胃潰瘍作用,對利血平潰瘍有顯著的保護作用,但對組胺潰瘍、可的松潰瘍無效。
4、對胃液分泌量與酸度的作用,能減少胃液的分泌,也能使胃液PH、遊離酸顯著降低。
5、對胃腸道平滑肌作用。
6、毒性,無毒。
相關論述
《中國藥物植物圖鑒》:“治痢疾,咽喉腫痛,噎膈反胃,賁門痙攣及食道擴張等癥,有解毒,止瀉,解熱功效。近用治盲腸炎。”鬼針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預防感冒、流感。
2、治療小兒腹瀉。
3、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4、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相關配伍
1、治急性胃腸炎:刺針草15-30g,車前草9g。水煎服。嘔吐加生薑5片,腹痛加酒曲2個。
2、治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刺針草鮮草3-5株。水煎濃汁,連渣放在桶內,趁熱熏洗患兒雙腳,一般熏洗3-4次,每次熏洗約5min。1-5歲熏洗腳心,6-15歲熏洗到腳面,腹瀉嚴重者,熏洗部位可適當上升至腿。
3、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鬼針草100g,連錢草60g。水煎服。
4、治癤腫:刺針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約2-3天後,外搽局部。(1—4方出自《全草中草藥匯編》)
鬼針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幹。鬼針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藥材性狀
莖略呈方形,幼莖有短柔毛。葉紙質而脆,多皺縮、破碎,常脫落。莖頂常有扁平盤狀花托,著生10餘個呈條形、有3-4棱的瘦果,冠毛3-4枚,有時帶有頭狀花序。氣微,味淡。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2、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小段,莖、葉、花混合。
鬼針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鬼針草。形態特征
鬼針草又名:鬼骨針,婆婆針。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莖中部葉和下部葉對生;柄長2-6cm;葉片長5-14cm,二回羽狀深裂,裂片再次羽狀分裂,小裂片三角狀或鞭狀披針形,先端尖或漸尖,邊緣具不規則細齒或鈍齒,兩面略有短毛;上部葉互生,羽狀分裂。頭狀花序直徑5-10cm;總花梗長2-10cm;總苞片條狀橢圓形,先端尖或鈍,被細短毛;舌狀花黃色,通常有1-3朵不發育;筒狀花黃色,發育,長約5mm,裂片5。瘦果條形,長1-2cm,寬約1mm,具3-4棱,有短毛;先端冠毛芒狀,3-4枚,長2-5mm。花期8-9月,果期9-11月。分佈區域
生於路邊、荒野或住宅附近。全國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