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泥鰍滑液

泥鰍滑液

泥鰍滑液別名:泥鰍液,魚鰍液,

泥鰍滑液簡介:泥鰍滑液,中藥名。為鰍科動物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花鰍CobitistaenisLinnaeus和大鱗泥鰍Misgurnusmizolepis(Gunther)身上刮取的粘液。泥鰍我國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佈;花鰍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江蘇、福建等地;大鱗泥鰍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下遊、渠江及其附屬湖泊、水體之中。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小便不通,熱淋,癰疽,丹毒,疔腫,腮腺炎,中耳炎,燒傷,漆瘡。

泥鰍滑液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小便不通,熱淋,癰疽,丹毒,疔腫,腮腺炎,中耳炎,燒傷,漆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塗搽;或滴耳。內服:沖,適量。

相關論述

1、《衛生易簡方》:“治紫癜,白癜風。”

2、《四川中藥志》1962年版:“利小便。治小便不通,熱淋。”

3、《山東藥用動物》:“抗菌。(治)腮腺炎及各種急性炎腫。”

泥鰍滑液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便不通,熱淋:泥鰍身上撒以白糖,使粘液與白糖混和,去泥鰍用其涎,兌冷開水一盅服。(《四川中藥志》1962年)

2、治癰:泥鰍10餘條,清水洗凈,用砂糖半碗許攪拌,膩滑涎即出。鰍死,去鰍,用此糖糊塗佈。每日3-4次。(《動植物民間藥》)

3、治丹毒、面疔、瘰疽(指頭疔)、腮腺炎:活泥鰍10-20條,先養於清水中漂去泥污,再置盆中,投入白糖適量,攪拌約10min,取滑液糖漿,塗於患部,幹即更換。(《山東藥用動物》)

4、治中耳炎:用碗盛取泥鰍滴下之滑液,滴耳內,幹則再滴。(《動植物民間藥》)

5、治漆瘡:用泥鰍體上的粘液塗患處。(《常見藥用動物》)

泥鰍滑液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撈,捕後,用清水養殖,用時刮下其身上的粘液,鮮用。

泥鰍滑液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鰍科動物泥鰍、花鰍和大鱗泥鰍。

形態特征

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尖。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細小,圓形,埋於皮下。側線鱗116-170,背鰭2,7,臀鰭2,5-6。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花鰍:體長4-12cm,為體高的6-7倍,為頭長的4-6倍。頭很側扁。眼間隔狹窄。吻頗長,眼小,側位而高,有小而直立兩叉須。鼻孔近於眼,背鰭無硬棘,始點為腹鰭前上方,胸鰭不達腹鰭,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圓形。側線完全。鱗很小。背部及體側各有較大黑斑點一行,另有三行小點於體側上部,尾鰭上方有一明顯黑點,背、尾鰭有幾條黑斑,頭上有許多小黑點,有條黑紋由吻達眼。大鱗泥鰍:體長而側扁。體長為體高的5-6.2倍,為頭長的4.7-6.2倍。頭長為吻長的2.1-2.8倍,為眼徑的4.1-8.1倍。口亞下位。須5對,最長1對口須末端達鰓蓋骨後緣。鱗埋於皮下,側線鱗102-107。背鰭2,6,不具硬刺。臀鰭2,5。尾柄較高,具明顯的皮褶棱。胸鰭距腹鰭很遠。尾鰭圓。肛門位臀鰭起點前。背部及體側上半部灰黑色,側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鰭、尾鰭具黑色小點。其他各鰭灰白色。

等錄取  塘快軌站  眉開眼笑  印盒  小哨頭北  紅島村  專輯  線墜  廉橋  西杜堡  青虹路  心房撲動  上寫  紫羅蘭色  奶牙  不要焦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