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耳草
来源:74U閱讀網
木達地黃別名:假絡麻,野棉花秸,
木達地黃簡介:木達地黃為梧桐科植物馬松子(MelochiacorchorifoliaL.)的莖、葉。分佈於長江以南及臺灣、四川等地。味淡,性平。歸心經。具有清熱利濕,止癢的功效。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皮膚癢疹等病癥。
木達地黃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癢。主治
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皮膚癢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註意事項
孕婦慎用。木達地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紮成把,曬幹。分佈於長江以南及臺灣、四川等地。木達地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卵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小齒,下面沿葉脈疏被短毛,葉長1-7cm,寬0.7-3cm;葉柄長5-20mm。氣微,味苦。木達地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梧桐科植物馬松子。形態特征
馬松子 直立、多分枝的亞灌木狀草本,高不及1m。枝黃褐色,略被星狀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柔毛;托葉條形,長2-4mm,被毛;葉片膜質或薄紙質,卵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稀有不明顯的3淺裂,長2.5-7cm,寬1-1.3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上面近於無毛,下面略被星狀短柔毛;基生脈5條。密聚傘花序或團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苞片條形,具緣毛,混生在花序內;萼鐘狀,5淺裂,長約2.5mm,外面被長柔毛和剛毛,內面無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後變為淡紅色,長圓形,長約6mm,基部收縮;雄蕊5,下部連合成筒,與花瓣對生;子房無柄,5室,密被柔毛,花柱5枚,線狀蒴果圓球形,具5棱,直徑5-6mm,被長柔毛,每室具種子1-2顆,種子卵形,略成三角狀,褐黑色,長2-3mm。花期夏、秋季。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或低丘陵曠野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