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黃毛耳草

黃毛耳草

黃毛耳草別名:敷地兩耳草,銅眼獅,地坎風,鋪地蜈蚣,山蜈蚣,對葉寸節草,過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攤地蜈蚣,腹瀉草,

黃毛耳草簡介:黃毛耳草,中藥名。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金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Oldenlandia chrisotricha(Palib.)Chun的全草。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泄瀉,痢疾,帶狀皰疹,腎炎水腫,乳糜尿,跌打腫痛,毒蛇咬傷,瘡癤腫毒,血崩,白帶,外傷出血。

黃毛耳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

濕熱黃疸,泄瀉,痢疾,帶狀皰疹,腎炎水腫,乳糜尿,跌打腫痛,毒蛇咬傷,瘡癤腫毒,血崩,白帶,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搗汁或浸酒。外用:鮮品搗敷。

註意事項

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1、本草經集註:景天為之使。

2、本草經疏:病人虛寒,脾胃作泄及陰虛血熱而非實熱者,外證似同,內因實異,即不宜服。

3、本經逢原:胃虛食少及孕婦勿服。

化學成分

全草含車葉草甙,熊果酸,白樺脂酸,齊墩果酸,β-谷甾醇,軟脂酸十六醇酯及三十二烷酸。

相關論述

1、《中國藥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勞傷出血,並有舒筋活絡的功能;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及扭傷。

2、《浙江民間草藥》:散血治內傷。

3、《湖南藥物志》:行氣散瘀,清熱解毒,涼血,固齒,明目。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尿,平肝。

黃毛耳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濕熱黃疸: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連服三至七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治濕熱水腫: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石蒜鮮鱗莖一兩,蓖麻種子二錢,共搗爛敷足心。(《福建中草藥》)

4、治小兒急性腎炎:鮮黃毛耳草水煎加紅糖服。二至三歲八錢至一兩;四至六歲一兩至一兩半;七至十歲一兩半至二兩;十歲以上者二兩至二兩半。以上均為一日量,分三次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乳糜尿(膏淋):鮮黃毛耳草二兩,金櫻根六錢,燈心草、貫眾各五錢。加水三碗煎成一碗。每日一劑,二次分服。如尿中有圓柱樣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錢,牡荊子五錢;婦女患者加地根一兩;病重者黃毛耳草增加一兩。忌食薑、蔥、蒜等。(江西《草藥手冊》)

6、治痢疾,腸炎:鮮腹瀉草二兩(幹品一兩),洗凈,加水濃煎,去渣,取藥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沖服。一天分兩次服。(《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7、治中暑吐瀉: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治小兒高熱昏睡:黃毛耳草三錢,艾葉一錢,鉤藤二錢,山查三錢,蜂窩一錢。水煎服。每小時服一次,每次服一匙。(《湖南藥物志》)

9、治乳腺炎: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0、治婦女血崩:黃毛耳草,水煎,取汁沖紅糖服。(《中國藥植志》)

11、治跌打損傷及蛇咬傷:鮮黃毛耳草搗汁飲,渣敷患處。(《浙江民間草藥》)

黃毛耳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鮮用或曬幹。

黃毛耳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體被黃色或灰白色柔毛。莖細,稍扭曲,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明顯縱溝紋;節上有殘留須根;質脆,易折斷。葉對生,葉片多向外卷曲,完整者展後呈卵開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2.2cm,寬5-13mm,全緣,上面綠褐色,下面黃綠色;兩面均被黃色柔毛,托葉短,合生;葉柄短。蒴果球形,被疏毛,直徑約2cm。氣微,味苦。以身幹、色黃綠、帶葉者為佳。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近方形、長方形,切向延長,外被角質層。非腺毛多細胞,多破碎,表面可見縱向角質紋理。皮層約有10列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偶見簇晶,內皮層凱氏點明顯。韌皮部狹窄,細胸懷菜小,皺縮。木質部由導管與木纖維組成。髓部寬廣,中空。

黃毛耳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金毛耳草。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呈鋪散匍匐狀,全株均被有黃綠色細長柔毛,以莖、葉柄、托葉、葉背、脈間等處為多。莖具角棱,纖弱,節上有須根。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5cm,寬6-12mm,先端尖,全緣,基部稍圓;托葉連合成鞘狀,膜質,邊緣鉆狀齒裂。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柄長2-3mm,萼筒漏鬥形,4裂;花冠漏鬥形,長5-6mm,4裂,淡紫白色,稀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頭2裂,棒狀。蒴果,扁球形,長和寬均約2mm,室背開裂;萼片宿存。種子黑棕色,細小。花期7月,果期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路邊、曠地、溪邊、山坡。

雪兒  長崗鎮  朱思慧  珠珊村  加熱器  大漲  妓女  貨源  獲獎者  文士和  浦中學  漢傳佛教  理直氣壯  欲蓋彌彰  金磊  先烈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