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蘭竹參

蘭竹參

蘭竹參別名:火燒蘭,黑搜山虎,雞嗉子花,小烏紗,羊合七,

蘭竹參簡介:蘭竹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大葉火燒蘭EpipactismaireiSchltr.的根莖和根。分佈於甘肅、陜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理氣活血,祛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胸痛,咳嗽,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蘭竹參功效作用

功能

理氣活血,祛瘀解毒。

主治

胸痛,咳嗽,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6-9g;或泡酒服。

相關論述

1、《甘肅中草藥手冊》:“行氣,清熱。主治紅腫瘡毒。”

2、《全國中草藥匯編》:“祛瘀。主治跌打損傷。”

蘭竹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膀胱疝氣(睪丸腫大):雞嗉子花30g,虎杖、小木通各15g。泡酒服,每日3次,每次15g。(《貴州草藥》)

2、治氣滯胸痛:火燒蘭、紅毛七、四塊瓦各9g。水煎加黃酒服。(《陜西中草藥》)

附註

我區還有一種同屬植物小花火燒蘭Epipactishelleborine(Linn.)Crantz.高20-65cm,花較多而小,可達45朵,中萼片卵狀披針形,舟狀,長8-10mm。療效與本品相似。分佈於奉節等縣。

蘭竹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幹。

炮制方法

去雜,洗凈,稍悶,切段,幹燥。

蘭竹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結節狀,長約1-2cm,直徑0.5-1cm,表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上面有莖基殘留,莖基上有明顯的節和縱棱,下面著生多數彎曲不直的須根,長5-15cm,直徑2-4mm,皺縮,有細縱紋。質堅韌,斷面黃白色。氣微,味苦,微甘。

蘭竹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大葉火燒蘭。

形態特征

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粗短,有時不明顯,具多條細長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時密被黃褐色柔毛,後期毛脫落。莖直立,上部和花序軸被銹色柔毛,下部無毛,基部具2-3枚鱗片狀鞘。葉5-8枚,互生,中部葉較大;葉片卵圓形、卵形至橢圓形,長7-16厘米,寬3-8厘米,先端短漸尖至漸尖,基部延伸成鞘狀,抱莖,莖上部的葉多為卵狀披針形,向上逐漸過渡為花苞片。總狀花序長10-20厘米,具10-20朵花,有時花更多;花苞片橢圓狀披針形,下部的等於或稍長於花,向上逐漸變為短於花;子房和花梗長1.2-1.5厘米,被黃褐色或繡色柔毛;花黃綠帶紫色、紫褐色或黃褐色,下垂;中萼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舟形,長13-17毫米,寬4-7.5毫米,先端漸尖,背面疏被短柔毛或無毛;側萼片斜卵狀披針形或斜卵形,長14-20毫米,寬5-9毫米,先端漸尖並具小尖頭;花瓣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1-17毫米,寬5-9毫米,先端漸尖;唇瓣中部稍縊縮而成上下唇;下唇長6-9毫米,兩側裂片近斜三角形,近直立,高5-6毫米,頂端鈍圓,中央具2-3條雞冠狀褶片;褶片基部稍分開且較低,往上靠合且逐漸增高;上唇肥厚,卵狀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5-9毫米,寬3-6毫米,先端急尖;蕊柱連花藥長7-8毫米;花藥長3-4毫米。蒴果橢圓狀,長約2.5厘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甘肅、陜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或高山山坡草地。

星象  雙崗北  安化  教我  熱血插班生  梧桐樹  置旺路業煌  撥立寨  道超  閬中  輪圈  山溝  白皮松  巷裡  時事報告  城市之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