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黃果茄

黃果茄

黃果茄別名:黃水茄,黃打破碗,刺茄,野茄果,大苦果,籟茄,水茄頭,黃果珊瑚,馬刺,

黃果茄簡介:黃果茄,中藥名。為茄科植物黃果茄SolanumxanthocarpumSchradetWendl.的根、果實及種子。具有祛風濕,消瘀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牙痛,睪丸腫痛,癰癤。

黃果茄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消瘀止痛。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牙痛,睪丸腫痛,癰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塗擦或研末敷。

藥理作用

全草醇提取物及生物堿皂甙部分有強心作用。對離體蛙心、貓心房或心室肌、乳頭肌在一定濃度時,能增強其收縮及張力,但如濃度過高,反降低其收縮力。對完整犬的心房及心室,也能增強其收縮振幅,血壓亦有逐步的升高。長期用藥可顯著降低鼠肺及支氣管中組織胺含量,而對皮膚、胃的組織胺有輕度上升;糖生物堿2mg/kg腹腔註射2星期,對受雞蛋清致敏的豚鼠有保護作用。對支氣管病人的治療作用可能由於其使支氣管及肺中的組織胺耗竭有關;此外其中所含的無機硝酸鹽成分也有某些祛痰作用。粗提取物、葉莖的醇提取物、樹脂性成分同樣具有一定釋放組織胺的作用。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利濕,消腫,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痛、睪丸炎、牙痛。”

黃果茄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手足麻痹,風濕性關節炎:黃果茄鮮根60-90g。燉母雞服。

2、治牙痛:黃果茄幹根15g。水煎服,或煎濃湯漱口。

3、治睪丸炎:黃果茄幹根7株,馬鞭草根5株,燈籠草根7株,合豬腰子燉服;合青殼雞蛋燉服亦可。

4、治頭部發瘡:黃果茄鮮果,切成兩半,擦患處。

5、治膿頭:黃果茄子,置新瓦上焙幹研末撒患處。(1-5方出自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黃果茄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夏、秋采收;果實:秋、冬采,洗凈,曬幹或鮮用。

黃果茄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呈不規則圓柱形,多扭曲,有分枝,長達30cm,直徑0.7-5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可見突起細根痕及斑點,皮薄,有的剝落,剝落處顯淡黃色。質硬,斷面淡黃色或黃白色,纖維性。惟莖的皮刺密生,細直,長5-20mm。

黃果茄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茄科植物黃果茄。

形態特征

直立草本或匍匐草本,高50-70cm。有時基部木質化,植株各部均被星狀絨毛和細長的針狀皮刺。單葉互生;葉柄長2-3.5cm;葉片卵狀長圓形,長4-6cm,寬3-4.5cm,先端尖或鈍,基部近心形或偏斜,邊緣深波狀或深裂。聚傘花序腋外生,通常3-5花;萼鐘形,5裂,外面有小刺;花冠輻狀,藍紫色,5裂,裂瓣卵狀三角形,外被絨毛;雄蕊5;子房卵形圓形,花柱纖細,柱頭截形。漿果球形,直徑1.3-1.9cm。初時綠色並具深綠色條紋,成熟後則變為淡黃色;種子近腎形,扁平。花期冬至夏季,果熟期夏、秋季。

分佈區域

星散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北、海南、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長於村邊、路旁、荒地及幹旱河谷沙灘上。

合酶  淋浴器  巴麼  雅裡  驚魂動魄  竹枝  呂青  同調  粘連形成  產業集聚區  盛況  刀鐔  小西天  佈爾什維克  五味  十萬八千裡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